瀚宇彩晶三級跳 直接投資7.5代生產線
2024-09-06 13:24:10 2
我國臺灣省第五大面板生產商瀚宇彩晶(Hannstar)總經理周定輝日前表示,瀚宇彩晶將不會尋求與競爭對手整合,並且正在規劃7.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周定輝表示,瀚宇彩晶計劃在7.5代線投資新臺幣600億~700億元,約合18.5億~21.5億美元,初期月產能為30000片基板。
隨著液晶面板產業持續向大尺寸、高投入的方向發展,大者恆大的趨勢已經充分顯現。在資金投入困難、規模無法提升、成本效益不佳等問題的困擾下,如瀚宇彩晶、廣輝電子(QDI)等中小面板廠如何持續生存發展,已經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從2004年開始,有關臺灣省面板企業將再次進行整合的消息一直在業內流傳,廣輝電子母公司廣達電腦(Quanta)公開表示對合作持開放心態,而周定輝這次則再度否認瀚宇彩晶有與同業合作的計劃,他堅定地表示,瀚宇彩晶將繼續「走自己的路」。
周定輝稱,瀚宇彩晶目前的5代線獲利良好,兩條3代線在整修之後也已接近獲利。他表示,瀚宇彩晶將在其5代線產能滿載,達到12萬片/月之後宣布其7.5代線的建廠規劃,「目前全球所有的7代線都在順利運作,因此瀚宇彩晶將會跳過原定的6代線規劃,直接設立7.5代面板生產線,以便在液晶電視面板業務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目前瀚宇彩晶的5代線月產能為9萬片基板,能夠切割大約100萬片大尺寸液晶面板,如果加上兩條3代線的產能,該公司目前每個月可切割大約120萬片大尺寸面板。周定輝表示,瀚宇彩晶的5代線尺寸為1200mm×1300mm,最適合切割19英寸液晶面板,但同時也能夠用來切割23英寸、26英寸或22英寸寬屏液晶面板。
周定輝稱瀚宇彩晶計劃第一季度生產出大約20萬臺15英寸和19英寸Hanns·G(瀚視奇)品牌的液晶顯示器,其中19英寸比重達到70%,公司希望自有品牌液晶顯示器能夠成為瀚宇彩晶面板產能分流的有效渠道之一。
此外,瀚宇彩晶已經開始用3代線切割7英寸中小尺寸面板,月出貨量約8萬片,該公司還計劃在今年7、8月間將另一條3代線產能用於小尺寸液晶面板切割。周定輝表示,瀚宇彩晶的小尺寸面板已經通過日本廠商卡西歐(Casio)的認證,計劃於5月開始向卡西歐出貨,瀚宇彩晶同時還向一些手機製造商提交了手機用小尺寸面板進行認證。
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規劃 | |||||
公司 | 代 | 尺寸(mm×mm) | 產能(萬片) | 量產日期 | 經濟切割尺寸 |
三星 | 7 | 1870×2200 | 16.5 | 2006年1月 | 40、46 |
LPL | 7.5 | 1950×2250 | 9 | 2006年1月 | 42、47 |
友達 | 7.5 | 1950×2250 | 6 | 2006年第4季度 | 42、47 |
奇美 | 7.5 | 1950×2250 | 5 | 2007年上半年 | 42、47 |
翰宇彩晶 | 7.5 | 1950×2250 | 3 | -- | 42、47 |
夏普 | 8 | 2160×2400 | 3 | 2006年10月 | 50或更大 |
除了積極擴充產能、推動自有品牌銷售外,瀚宇彩晶也積極進行上下遊垂直整合。2005年上半年,瀚宇彩晶宣布與全球先進大顯示器製造商冠捷科技(TPV)在湖北武漢合資建立一座LCM組裝廠,採取從後段模塊組裝到液晶顯示器成品出貨的「一條龍」生產模式,能夠較高提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運輸和損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