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洞察號在火星上呆了兩年,究竟是怎麼回事?
2024-04-03 10:59:06 3
「洞察號」這是一項花費了九億多美元的大型科研項目,也是之前的「鳳凰」號飛船的升級版本,登陸火星之後,將會在火星表面安裝一臺地震儀,並用鑽頭在火星上鑿出一個最深的孔洞,來探測火星內部的情況。科學家就沒有停止過對火星的探索,他們將注意力放在了「火星」上,「洞察號」是為了研製一種可以長時間停留在火星上並觀察其氣候與地質變化的探測器,這就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一枚火星地球物理探測器送往火星的無人登陸探測器。
這臺探測器並不是用來觀測地球內核、地殼厚度和天氣的,而是用來探測太陽系中四十億年前的巖石星球的形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都在尋找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而現在,洞察號的出現,就是為了給科學家們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
在完成了首年的探索任務後,科學家們對火星的認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火星上的地震和沙塵暴比科學家想像的要頻繁得多,因為火星上並沒有類似於地球那樣的地殼結構,而火山區則是最容易引發地震的地方,根據洞察號的報告,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這顆行星的磁場已經消失了,但是依然殘留著磁力。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洞察號」給了科學家們持續的「火星氣象報告」,經過長時間的監控和比較,科學家們終於意識到,在這顆星球上,火星的最高氣溫是-17℃,最低--95℃,科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冷球」,這種氣溫並不適宜人類生存,氣壓也要比地球的海平面氣壓低得多。另外,洞察號還對火星的風向和風速進行了監控,根據衛星上的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出,在火星上,出現過的沙塵暴和地震的頻率都很高。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會為人類找到一個新的、美好的、快樂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