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第一首關雎(詩經初讀2陰陽相諧)
2023-10-14 18:01:13 1
詩經初讀(2)丨陰陽相諧——《國風·周南·關雎》
【首先,請朗聲讀詩】
國風·周南·關睢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每一次讀詩,我們希望能首先養成一個習慣,先至少朗聲讀上兩遍。第一遍熟悉其文字與發音,第二遍達到一種節奏韻律的起伏感,再讀完有關詩的註解後,回過來再讀第三遍,這個習慣適用於讀一切詩。
《關雎》是詩經第一篇,也是流傳度最廣的一篇,也是被賦予各種註解最多的一篇,所以會寫得比較長些,敬請耐心讀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雎鳩是一種鳥——比較普遍的說法認為是魚鷹,關關是雎鳩雌雄相互應和時發出的鳴聲。歷代註解都把這種和鳴視為夫妻和諧的象徵,而且後文的「琴瑟」、「鐘鼓」,其特點也是音聲和鳴,以表達君子淑女之情的調和。這個是不是本詩原生的意思,這裡不做探究,但它確實很直觀地給了我們這樣的感覺。
關雎(魚鷹)
開頭一句吟河洲中的雎鳩這樣的情景,這種表現手法在詩經中叫「起興」。吟詠的情景與接下來要抒發的情感不一定非得有什麼聯繫,有類比聯想的,叫「比」。詩經有「賦、比、興」的手法,這是古人後起給的的一些總結。
起興之感,人處於情景之中自然而發,總是要從眼前之景歸到自己那點情思中,未必非要有啥可分析的關聯,一切都是不著痕跡的連結。
河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深遠、悠遠;窕,指深邃的巷子。窈窕既指女子的美貌,也指心善。用深遠、深邃之意來形容女子的嫻靜美好,並不是說女孩子要心機深沉。而是在家庭社會中,男性是開拓、發展的作用;女性提供了穩定和凝聚的作用,她需要一種忍耐和深藏。
淑本意是清湛,這裡其實應該是俶(chù)的假借,意為美麗、美好,但因為使用的淵源很深,所以淑仍然讀shū,並以俶的意思使用。
君子,這個詞在詩經中一般是指貴族成年男子。這個很好理解,子是先秦對成年男子的稱呼,君是君人者,領導或統治者之意。這裡,朱熹解君子為周文王,這個說法已經被質疑並不成立。我們不妨且把這個解法視為一種試圖賦予詩經歷史和政治意義的企圖。
逑,是「仇」的假借,意為匹配。
從後文我們讀起來能感覺到,這位「君子」是本詩的敘述主語,這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通篇歌詠的主旨。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參差(cēn cī),參是槮的通假,差,次;長短不齊的意思。
荇菜,一種生於淺水或泥土的植物(配圖)。正好與後面「左右流之」及前面的「在河之洲」構成渾然一體的一個情景。淑女的身份雖然不是如朱熹所註解的是文王的妻子太姒,但肯定是貴族女子,在這裡一樣是需要親身勞作的。詩經這類描寫很多,可見我們歷史教科書將先秦視為奴隸社會然後貴族不事生產的說法有多站不住腳。
荇菜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寤寐,寤是睡醒,寐是睡著,這裡意為日日夜夜。但個人感覺,只是日日夜夜在想這種解,沒有睡著醒來都在想來得有切身體驗感。
思服,一般認為思是語氣助詞,因為在詩經中有多處是作為語氣助詞使用的。服,則解為思念之意。這裡我聯想到了《小王子》有個狐狸和小王子對話的情節,把「創造關係」和「馴服」相互等同。當然,只是我個人聯想,不做正經的讀詩註解。但我們讀詩過程中,這種聯想是不妨的,還是可以增加讀詩體驗的。
悠哉,說的是思念深遠。輾轉反側,翻來覆去睡不著之意,正和「寤寐思服」相連。
這一段是整首詩節奏起伏的一個節點,前文的「君子好逑」和後文的「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男女之情中舒揚的方面,而此節中「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和「輾轉發側」是男女之情中凝鬱的一面,這種陰陽相諧而又有度的節奏感,就是孔子所認為的「思無邪」和中正平和之感。
【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
後面兩段,講的是君子想像著我應該怎樣去對「淑女」來「求之」。
琴瑟和鐘鼓都是古代樂器(配圖)。
琴瑟是古代貴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們是優雅情感與氣質的日常薰陶,《禮記》有「士無故不徹琴瑟」的說法。友,親近,這種親近是透過琴瑟這樣一種優雅來達到的。
嵇康鼓琴
鐘鼓,鍾和鼓都是大型禮樂器,一般來說得是國君諸侯才能擁有和使用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把「君子」認為是周文王的一個依據來源。但是先秦關於禮樂的具體情況我們現在很難考證,是否有使用鐘鼓大多是典禮場合,而且一般大部分貴族都是可以參加的,這個可以作為興趣點去考察。但是,鐘鼓作為一種莊重典雅的禮樂器,用在此處,我們不妨聯想成是對婚禮和婚後重要典禮的聯想。樂,音樂使人快樂,這種快樂是一種通過莊重的音樂以調和平和的快樂。
鐘鼓
最後,讓我們再朗聲讀一遍《關雎》,體會詩篇中那「關關雎鳩」和「君子好逑」的「發乎情」,以及「琴瑟友之」和「鐘鼓樂之」的「止於禮的那種男女情感,這情感既自然舒展,又纏綿婉轉,最終融合於生活的切身體驗與高雅訴求中。
貼上鄙人手抄的金文大篆《關雎》,之所以用這個難辨的字體抄寫,並不是為了可以仿古,而是想從中找到一些比較貼近其字源字義上的理解,但字源字義的東西主要在千字文系列中講,詩經系列中就省略了。如果有機會開線下課程時,則會增加習字練字和字源講解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