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訓讀與音讀對照表(日語入門小白經常困惑的一件事)
2023-05-07 17:06:51
我們還沒有學習日語之前,聽到南方方言,經常感覺「聽上去像日語。」
我們都知道,漢語和日語有著深遠的關係,那在發音方面,漢語有沒有影響日語呢?影響有多大?
而在開始學習日語之後,背單詞時經常聽到老師說音讀、訓讀,這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
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漢文化傳入日本,日本人開始用漢文記事。
日語的漢字讀法分為音讀和訓讀。
模仿漢語讀音的是音讀。而訓讀是日本固有的讀音。
大部分的日語漢字都有音、訓兩種讀音,也有一些漢字只有音讀或者訓讀。
音読み(おんよみ)
模仿了漢字的讀音,發音聽上去跟漢語較像,比如山(さん)、愛(あい)、人(じん)。
而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不同,可以分為「吳音」「漢音」「唐宋音」。
/吳音(呉音 ごおん)
最早傳入日本,公元5世界至6世紀由中國江南地區傳入日本的讀音。是音讀所佔比例比較高的讀音之一。多用於佛教用語。
比如
建立(こんりゅう)
行儀(ぎょうぎ)
/漢音(漢音 かんおん)
公元7、8世紀從中國隋唐時期的長安、洛陽一帶由遣隋使、遣唐使帶回日本的讀音,曾被當做標準讀音進行推廣。
比如
経済(けいざい)
説明(せつめい)
/唐宋音(唐宋音 とうそうおん)
在宋代之後由僧人、商人等傳入日本,模仿中國南方地區的發音,主要是與禪宗相關的詞彙及一些器物和食品的名稱。
比如
椅子(いす)
布団(ふとん)
據《日本基本漢字》一書的統計,日語中最常用的3000個漢字共有音讀4012種,訓讀1538種,其中漢音讀音2197種,佔全部音讀的54.8%,吳音讀音1516種,佔全部音讀37.8%。而現代漢語中讀唐宋音的詞,僅佔音讀詞彙的1.5%。
/慣用音(慣用音 かんようおん)
慣用音指的是不屬於以上吳音、漢音、唐宋音的讀音,基本算日本人的原創。一般是約定俗成的誤讀或者為發音方便而做的改讀。
比如
輸入(ゆにゅう)
消耗(しょうもう)
訓読み(くんよみ)
日語固有的讀音,比如山(やま)、春(はる)、人(ひと)。
有的漢字只有一種訓讀,而有的漢字有很多種訓讀。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字的的詞彙,動詞、形容詞等容易訓讀。
比如
海(うみ)
秋(あき)
比べる(くらべる)
慌ただしい(あわただしい)
兩個及以上組成的單詞中,有音讀、訓讀混合的情況。
1.重箱読み(じゅうばこよみ):音讀 訓讀
(重箱讀,「重」為音讀「じゅう」,「箱」為訓讀「ばこ」)
本棚(ほんだな)
団子(だんご)
豚汁(とんじる)
2.湯桶読み(ゆとうよみ):訓讀 音讀
(湯箱讀,「湯」為訓讀「ゆ」,「桶」為音讀「とう」)
朝晩(あさばん)
雨具(あまぐ)
手帳(てちょう)
以上,是音讀訓讀的小小科普。
歡迎大家繼續提問,會記在小本本上回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