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簡要(法國大革命第二部分)
2023-05-07 18:24:09
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簡要?十月事件後巴黎政治活動空前活躍,革命俱樂部發揮極大作用,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簡要?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簡要
十月事件後巴黎政治活動空前活躍,革命俱樂部發揮極大作用
(1)三級會議時期為會外討論問題,部分代表組成布列塔尼人俱樂部
制憲議會遷至巴黎後,在雅各賓修道院集會,正式定名憲法之友協會,即雅各賓俱樂部
(2)王政派從雅各賓俱樂部分離出去,另組成君主憲法之友俱樂部
愛國派內部分裂,拉法耶特、西哀耶斯等另組成八九年俱樂部
(3)立憲派和吉倫特派分離,雅各賓俱樂部成為羅伯斯比爾領導的革命民主派組織
(4)激進民主派團體哥德利埃俱樂部,正式名稱人權之友協會
成員丹東、德穆蘭、馬拉、法布爾·戴格朗丁、勒讓德爾、埃貝爾、羅貝爾等
1791年成為民主共和運動中心,恐怖年代成為埃貝爾派重要陣地
(5)博內維爾和佛歇創立社會俱樂部,具有一定程度原始平均的共產主義思想
革命俱樂部影響下,極大提高公民參與意識,制憲議會制定系列反封建法令
(1)改造舊國家政治體制,以憲法政治取代專制主義
國家機關實行分權制,立法權只屬於一院制議會,國王掌握行政權
改組地方政府,統一設郡,地方官由選舉產生
(2)改造原第一等級和天主教法令
沒收教會全部財產,以此為抵押發行財政票據,作為國有財產出售,大力改造教士
要求全體教派教士離開教堂,到指定團體或選擇還俗,神甫宣讀講解議會法令
宣布教士公民組織法和教會世俗化法令,設立新主教區,公民選舉產生主教
教士宣誓法,規定所有大主教、主教和神甫必須宣布效忠民族、法律、國王和憲法
引得教士分裂為反抗派教士和憲政派教士兩大派
(3)改造原第二等級貴族法令,永久廢除世襲貴族,任何人不得接受或授予類似頭銜
(4)以法律形式廢除種種封建性限制,為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
廢除內地稅和商品入市稅法令,取消東印度公司貿易壟斷權法令,取消政府工業法規
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對舊制度進行全面改造,為資本主義制度奠定基礎
儘管戒嚴法令和勒夏普利埃法令頒布,但政治公開化始終貫徹法國大革命始終
1791年5月20日阿圖瓦伯爵與奧地利皇帝會晤,策劃由各君主國出面幹涉法國革命
6月20日法國國王秘密逃跑事件,激起巴黎民主共和運動
路易十六的出逃或瓦雷納出逃,對大革命發展和法國王室命運產生深遠影響
如若他留在巴黎支持憲法,法國很可能會沿著君主立憲制方向發展,逐漸實現民主
如果他逃跑成功,法國肯定會立刻陷入戰爭
出逃失敗推遲法國與歐洲列強開戰時間,使制憲會議得以完成憲法
激進派和溫和派就如何處理問題激烈辯論,促使革命陷入黨爭混亂狀況
雅各賓俱樂部再度發生分裂,巴那夫等君憲派退出,組成斐揚俱樂部
君主立憲派領導的制憲議會立即採取系列應急措施
(1)命令全體公職人員、國民自衛軍和邊防軍拘留逃離王國者
(2)禁止一切貨物、武器、軍需品、金銀幣和馬匹車輛及糧食外流
(3)採取一切手段阻止任何王室成員試圖離開王國行為
(4)議會決議不再需要審批,立即具有法律效力
(5)檢查各地駐軍、軍事要塞和武器庫,以議會名義接受軍隊宣誓
(6)通知各國駐法使節法國將繼續保持同各國的友好關係
(7)發布全國公民宣言,革命決不會後退,自由必將勝利
制憲議會擔憂因懲辦路易十六,而招致外國武裝幹涉,所以決定保留其王位
7月17日巴黎群眾在馬爾斯校場集會請願,要求廢除路易十六
馬爾斯校場流血事件,暫時鎮壓群眾性共和運動,君主立憲派逐漸失去威信
9月14日路易十六依從立憲派,批准《1791年憲法》,法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
(1)以《人權宣言》為指導原則,規定國家性質和體制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國家
(2)體現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權分立
(3)選舉法按照公民納稅額確定選舉權,分為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
(4)適應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國家根本大法,從貴族社會跨入公民社會的法律標誌
(5)制憲議會代表全體一律不參加競選,不進入新立法議會,不為自己謀取權位
1791年10月1日新立法議會開幕,面臨物價問題和外國幹涉威脅問題
(1)普通群眾對革命成功可能性存疑和地主投機商趁機囤積居奇造成必需品短缺
激起群眾性要求打擊投機商、限制物價運動,攔截糧車、衝擊商店事件不斷發生
(2)8月27日普魯士、奧地利《庇爾尼茨宣言》,要求法國恢復王權、解散議會
逃亡貴族活動猖狂,抗議路易十六批准憲法,使得國內外封建勢力囂張
立法議會採取打擊封建勢力措施,一切逃亡者限期回國,否則沒收財產並判處叛國罪
主戰派吉倫特派布裡索,要求通過戰爭打擊暴君以迫使各國承認法國革命
主和派君主立憲派,認為軍隊原貴族較多和準備不足,擔心造成革命成功喪失
羅伯斯比爾認為應鞏固國內革命成果,鎮壓反革命勢力,成為雅各賓派進一步分裂前兆
9月18日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秘密緻信其兄長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二世
1792年4月20日吉倫特派內閣當政,法國對奧地利宣戰,隨後普魯士王國參戰
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歐洲君主制王朝第一次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戰爭
事態發展促使雅各賓派內部暫時聯合,馬賽結盟軍進入巴黎將鬥爭引向高潮
高唱盧熱·德利爾《獻給呂克內元帥的軍歌》,成為法國國歌《馬賽曲》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