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市下屬幾個鄉鎮(河北省臨西縣與山東省臨清市)
2023-04-21 23:59:28 2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各省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山東省、河北省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河北省的臨西縣和山東省的臨清市。目前,臨西縣隸屬於河北省邢臺市管理,臨清縣級市則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管理。其實,臨西縣和臨清市屬於標準的一家人。那麼,兩個縣、市為何劃入了兩個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大運河。因為,山東、河北兩省的一系列區劃調整,都是圍繞著大運河開始的。公元589年,隋朝統一天下以後,面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第一,如何加強對江南各地的管理。歷經宋齊梁陳幾個王朝以後,江南的豪強們並不甘心失敗。第二,如何轉運江南各地的物資,江南各地的茶葉、瓷器、絲綢等等,都是朝廷需要的。
結合各方面的實際需要,隋煬帝楊廣開鑿了著名的大運河。不過,隋唐大運河與現在的大運河完全是兩回事。隋朝的大運河以洛陽為轉運中心,連接了我國各個地區。大運河開通以後,北方的特產、馬匹等等,江南的糧食、瓷器等等,都能夠通過大運河轉運。雖然歷代王朝對隋煬帝的評價並不高,但對大運河的巨大作用,都表示認可。
例如唐朝建立以後,完全沿用了隋朝開鑿的大運河,並且進一步完善。到了唐朝統治的後期,由於河道等各方面的變化,大運河洛陽段已經無法通航。隨後,開封逐步成為了大運河的重裝基地,號稱四水繞城。五代政權和北宋,先後定都開封,就是因為開封絕佳的水陸轉運條件。從戰略防禦來說,開封則是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13世紀後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後,先後消滅了一系列的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龐大帝國。隨後疆域面積的擴大,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對於元朝並不合適。元朝在金國行尚書臺制度的基礎上,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元朝定都元大都,同時兼顧了東北、草原、中原各地。
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元朝定都大都以後,大運河繼續通過河南轉運,反而是舍近卻遠。因此,元朝決定改變大運河的航道。利用10多年的時間,建設了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大運河不再需要經過河南轉運,而是直接從江淮等地,進入山東、河北等地。隨著大運河航道的變化,一座新城市迅速崛起,那就是山東與河北交接的臨清。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元朝勢力敗退北方草原。明朝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區劃,並且進一步完善,最終,形成了兩京十三省的區劃格局。由於明朝擁有南北兩個都城,所以出現了南北兩個直隸。臨清位於北直隸與山東省的交界線上,同時正好處於大運河航道的轉彎處。因此,大量的內河船隻在臨清停靠、補給,各種商品在臨清上岸,然後運往山東、北直隸的各地。
在北方城市中,臨清非常繁華。李氏朝鮮官員崔溥曾經出使明朝,並且把自己一路上的見聞,寫成了一本《漂海錄》。按照其中的記載:「臨清州其城中及城外數十裡間,樓臺之密、市肆之盛、貨財之富、船舶之集,雖不及蘇、杭,亦甲於山東,名於天下矣」。明朝名臣王世貞曾經在山東省上任,評價臨清州;「臨清大賈沃饒,舳艫以千計。」
小說《金瓶梅》中,對於臨清州的描述更加詳細:「到了臨清,這臨清市上,是個熱鬧繁華大碼頭去處,商賈往來之所,車輛輻輳之地,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南明勢力,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在清朝統治期間,臨清州仍然是繁華所在,屬於山東省下轄的一個直隸州。
為了確保大運河航道的暢通,清朝專門設立了漕運總督。不過,在清朝統治的後期,大運河的航道出現了年久失修、淤泥增多、河堤崩塌等一系列問題。再加上太平天國運動的破壞,清朝的大運河航運幾乎崩潰。最後,清朝不得不開始「漕糧海運。」此時,大運河的航運作用大大下降,依靠大運河崛起的臨清州,開始逐步凋零。
清朝在近現代歷史上一敗再敗,需要承擔高額的戰爭賠款,根本無力重新修建大運河。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複雜階段。各地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各路軍閥忙於爭奪地盤,根本無心管理大運河。截止建國之前,大運河一直處於半癱瘓狀態。1949年,新中國建立。進入50年代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建設的階段。
為了重現大運河的繁華盛況、發展經濟、疏通河道,我國調集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對大運河的修建工作開始了。由於大運河兩岸的土地,犬牙交錯,分別隸屬於河北省、山東省。治理大運河需要調配各方面的力量,出於治理大運河的需要,在五六十年代,河北省與山東省的交界地區,先後進行了兩輪區劃調整。
1964年,在調整兩省交界地區的過程中,臨清在衛運河以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呂寨、老官寨等鄉鎮,劃入了河北省邢臺專區管理。由於這些鄉鎮在臨清以西,1965年,河北省在這些鄉鎮的基礎上,再加上周邊其他幾個鄉鎮,組建了臨西縣。目前,臨西縣隸屬於河北省邢臺市管理,臨清縣級市則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管理。
臨西縣和臨清市,原本屬於標準的一家人,現在則隸屬於兩個省。不過,兩地之間的互動非常密切。畢竟很多人的親戚,生活在河對岸,兩地在各方面仍然親如一家。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