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避暑勝地推薦(皖南4處人文厚重的避暑地)
2023-05-15 05:55:24 1
夏「暑」已至,炙熱的太陽擁抱大地,中國已悄然開啟全面「燒烤模式」。面對滴汗成河的盛夏,找個有山有水又涼快的地方避暑,似乎成了都市人群朝思暮想的強烈願望,可是想想那些熱門的避暑勝地,難免會遭遇車水馬龍、摩肩擦踵的「慘烈」景象。咋辦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進皖南幾處避暑勝地,不但遊人頗少,而且綠樹濃蔭、清溪潺潺、涼爽適宜,保證讓你樂不思「暑」。
說到皖南避暑,想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去風姿綽約、底蘊深厚的黃山和九華山,不可否認那確實是夏日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可也免不了面對「人從眾」的壯觀場景。相較之下,對於那些喜歡幽靜清涼的遊客來說,橫亙於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的牯牛降,似乎更為適合。
牯牛降,又稱「西黃山」,因其峰頂有一類似大牯牛的黑色巨石而得名,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之一,也是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優先保護區」。這裡風光絕美,生態絕佳,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景區,還有堪稱「五絕」的奇松、怪石、溪瀑、雲海、佛光,它是華東地區的動植物基因庫,是「綠色的自然博物院」。
位於黃山市休寧縣境內的齊雲山,因「一石插天,與雲並齊」而得名,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著名的避暑名山勝地。山上夏季平均氣溫僅為26℃,奇峰林立、秀水瀠洄,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更有幽洞潭泉、古剎廟庵點綴其間,曾被乾隆皇帝稱讚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歷史悠久、古蹟濟盛。山上有道教古建築108處,碑銘石刻500餘處,其中包括有棲真巖、忠烈巖、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的洞天福地,供奉著各路神仙塑像的真仙洞府崖,徽派特色濃鬱的山上街市月華街,以及雲霧飄渺、形似香爐的香爐峰等等。
被譽為「地下蓬萊,人間仙境」的蓬萊仙洞,位於著名詩人杜荀鶴的家鄉石臺縣貢溪鄉境內,是一個距今已有9000多萬年歷史的多層次、多階段、多堆積形態的大型天然石灰巖溶洞,有「黃山歸來不看嶽,蓬萊歸來不看洞」之說。洞體全長3千餘米,總面積約2萬多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
洞內冬暖夏涼、景觀多樣、特色鮮明、美輪美奐,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一個氣勢恢宏、精彩紛呈的清涼宮殿一般,其中最著名的景點當屬被稱為「蓬萊四絕」的山水浮雕、羅紗帳、千佛山和天絲,惟妙惟肖,令人稱奇。
早在兩漢時期就已是著名旅遊勝地的太極洞,坐落在宣城廣德市境內,因「洞面有紋,類太極圖」而得名,有「東南第一洞」、「洞中黃山」之美譽。它由上、下、旱、水四個不同類別的溶洞組成,全長5400米,是我國最有名的道教道場之一,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喀斯特溶洞群。
洞內景觀奇特、別有洞天,被視為人間奇景,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更是將其稱為「天下四絕」之一。走進太極洞中就好比是站在一個巨大的空調出風口,清涼舒爽、沁人心脾,讓人頓覺暑意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