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什麼母豬效率高(農村養殖母豬利潤高)
2023-05-15 16:23:36 2
農村養殖母豬利潤高,怎麼才能養好母豬?前言
母豬養殖是肥豬生產的基礎,怎樣科學養殖母豬?,主要是抓好配種、懷孕期、產仔、哺乳四個環節的飼養管理。
一、配種環節的飼養管理,
首先是仔母豬的挑選,只有選擇比較好的母豬才能提高仔豬產量,選擇產仔數多的豬種,母豬的繁殖性能一般比較好,國內產仔數多的豬種是太湖豬,三胎以上的母豬每胎可產20頭,優秀母豬窩產仔數達26頭,最高紀錄產過42頭。仔母豬陰戶要端正,奶頭排列整齊,奶頭數目不能少於8對,無瞎奶頭,軀體要寬,被毛細緻,肩背結合緊湊,四肢壯實,大腿肌肉豐滿,不挑食。
其次是母豬初配的年齡、體重對今後的繁殖性能影響比較大,初配年齡越早,產仔越少。因此,適宜的初配年齡:小型豬為8~9月齡,體重不低於60公斤;大型及雜交母豬為9~10月齡,體重在90公斤以上。
合理飼養配種前的母豬,注意搭配飼料,在飼養中要注意避免營養過剩造成母豬肥胖,對肥胖母豬要減少精飼料,增加青飼料和發酵飼料,加強運動,使膘情下降,促使母豬能正常發情配種。母豬營養不良也會造成不能正常發情,這類瘦弱母豬要加強營養,迅速使膘情迅速恢復,促使發情。
掌握配種時間,母豬的正常發情周期是21天(18—22天),每次發情持續時間為三天,初產母豬要稍長點。一般成年母豬在發情後第而天、初配小母豬在發情後3—4天配種最好。
二、懷孕期的飼養管理
懷孕初期(前40天),胎兒發育緩慢,需要的營養不多,但是在配種後20天內必須注意加強懷孕母豬的飼養,特別要重視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充分供應,避免母豬化胎。
懷孕中期(41—80天胎兒的發育仍然緩慢,需要營養不多,母豬的食慾旺盛,可以採食大量飼料,這個階段以青粗飼料為主,儘量節省精飼料,把母豬養好。
懷孕後期(81—110天),這個階段胎兒發育很快,飼料中的精飼料要逐漸增加,並且餵給質量比較好的青飼料,以保證母豬能獲得足夠的營養,供給胎兒迅速反應的需要,同時使母豬在體內積蓄一定的養料,待產後泌乳用,這個階段是確保母豬泌乳量多、仔豬斷奶個體重大的關鍵時期。
在懷孕期要不要餵發黴的飼料、帶有毒性的棉籽餅、馬鈴薯莖葉和含有農藥殘毒的青飼料、酸性過大的青貯飼料和粉渣類飼料以及含酒精多的酒糟,防止母豬便秘。防止豬群相互擁擠、咬架、滑倒、暴打、驚嚇和追趕,避免流產。
三、產仔期的飼養管理
膘情比較好的母豬,在臨產前半個月或者一周,就要把飼料餵量適當逐漸減少,特別是體積大的粗飼料以及不容易消化的和容易引起便秘的飼料,但是飼料種類保持不變。產前三天餵平常餵量的一半。如果到臨產前乳房還是癟癟的,不但不減料,還要在產前十天左右加餵含蛋白質較多的催乳飼料,如豆粕、麥麩、魚粉等,但是產前三天內絕對不能餵得太飽,適當餵一些稀糊狀的飼料就可以了。
四、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哺乳母豬每天分泌的奶2—6公斤,所以,泌乳母豬一定要注意適當多餵一些豆粕、麥麩、豆科牧草等含蛋白質較多的飼料。要重視飼料中鈣、磷等礦物質的供應,避免母豬泌乳後期癱瘓或者骨折。不要餵發黴變質的飼料,飼料不要隨便改變,餵食物要少餵、勤喂,增加一頓夜食,一天餵4—5頓,每頓餵八成飽。注意哺乳母豬的運動,多曬太陽。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潔、乾燥和通風良好,冬天要注意防寒保暖。要注意保護好泌乳母豬的乳房和乳頭。對產後奶水不足或者沒有奶的母豬要分析原因,抓緊治療,從根本上克服母豬產後奶水不足或者沒有奶的現象。
結束語,母豬養殖在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民致富中有著重要意義,每個農戶只要養殖10頭母豬,每年就要6萬以上的純利潤。只要是抓住配種期、懷孕期、產仔期、哺乳期這四個環節的飼養管理,養殖母豬就能獲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