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實例(說文解字系列之)
2023-04-21 15:13:57 4
說文解字實例?標題中的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不過有簡稱與全稱的區別從今天的使用情況來看,簡稱似乎更便捷,所以也就很流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說文解字實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說文解字實例
標題中的這三個詞是一個意思,不過有簡稱與全稱的區別。從今天的使用情況來看,簡稱似乎更便捷,所以也就很流行。
我們先來看一段《左傳》中的相關記載。
《左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同時也具有極強的文學性。在歷史上,《左傳》向以寫戰爭和外交辭令著稱,其中許多精彩的外交辭令,至今仍為人所樂道。其中,編入高中語文課本的《燭之武退秦師》即為其中的代表。
據《左傳·僖公三十年》載,這一年九月,秦、晉圍鄭。在此危急形勢下,鄭文公請求大夫燭之武出城勸退圍兵,為鄭國紓難。於是,燭武「夜縋而出」,面見秦穆公,曉以利害,動之以情:
「秦、晉圍鄭,鄭即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燭武的這段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滅鄭和存鄭的利弊講得非常透徹。在存鄭的利益方面,鄭國可以作為秦國東行道路上的主人,為秦國的使者提供便利。「東道主」一詞,即源於此。因為鄭國在秦、晉兩國之東,故云。後來,這個詞「東」字的方位意義不斷弱化,這個「東道主」的詞義就進一步轉移為指「主事人」、「一地之主」等意義,詞義略同於「略盡地主之誼」中「地主」的意義,字面的意思就是「當地的主人」,或「本地的主人」。故《容齋隨筆》卷七《北道主人》說:「秦、晉圍鄭,鄭人謂秦盍舍鄭以為東道主。蓋鄭在秦之東,故云。今世稱主人為東道者,此也。」元高文秀的《黑旋風》一折:「我再做個東道,請你那一班落保的都吃一個爛醉,不可不厚報他的。」今天忻州方言中,稱呼做事不利索、不麻利之人也往往說此人是個「落保的」,看來其源有自。
後來,「東道主」的詞義又轉移到「東」字上,連「道」字也省去了。近代白話小說中就不乏例子。《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馬二先生做東,大盤大碗請差人吃著,商議此事。」看來,以地主的身份請人吃飯,稱作「做東」,至少在明清時代就有此說。
到後來,「東道主」一詞隨著人們的廣泛使用,在構詞上,一變再變。我們現在的很多詞語,源於「東道主」一詞的變體,很多。如:東家、股東、房東、東人等。比如「股東」一詞。自改革開放以來,股份制出現之後,「股東」一詞頻現。但因「東」和「董」音近,常出淆亂。「股東」應為入股者,「東」即為「主人」之義。所以「股東」的字面意思就是:因入股而成為主人;「股董」則為入股兼管事者,「董」有「主持」之義;但二者又有相通之處。入股金額達到一定比例即可任「董事」,對公司事務有發言權、決策權、投票權等。這樣看來,「股東」可視為上位詞,「股董」可視為下位詞,是「股東」的一部分。
可見,詞彙的變化是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語言的語音、詞彙、語法三大系統中,變化最快、也最能反映社會生活的就是詞彙部分。尤其是在今天的網絡資訊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隨之而產生的新詞也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新冠病毒、流調、秘接、解封、大白、管控、綠碼、黃碼、核酸、時空伴隨者、方艙醫院、四方責任、重點場所、聯防聯控、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等等。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新詞也會進入到漢語的詞典當中,成為見證這段歷史的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