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十大感動人物李海燕(青島功勳模範人物採訪錄⑦)
2023-05-16 19:11:59 1
全國三八紅旗手、青島理工大學教授田礫:給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做「體檢」
礫,小石、碎石也,是混凝土的基本組成材料。田礫說,父母給她取這個名字,仿佛冥冥之中註定了她要成為一名「土木人」。
在土木工程這樣一個以男性居多的行業裡,青島理工大學教授田礫深耕近30年。她以沿海地區纖維增強混凝土耐久性、結構安全性檢測、鑑定與加固為主要研究方向,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及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曾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山東省十大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和獎項。
人需要體檢,建築也不例外。通俗來講,田礫所做的工作就是讓建築更安全,讓人使用起來更舒適。田礫所從事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對既有建築結構的耐久性、安全性進行檢測和鑑定;另一方面則是不斷研發新的材料,用於建築的新建或修復加固。
在膠州灣海底隧道、跨海大橋、青島地鐵等重大工程項目中,都用到了田礫所在科研團隊給建築「體檢」的研究成果。比如在項目建設之前,科研團隊幫助項目方優化建築材料配比,從源頭上提高建築使用年限;在項目施工時,科研團隊將監測設備預先埋在指定位置,以便監測建築的結構變化。
如今城市中「大拆大建」的情況少了,許多房屋「上了年紀」卻又沒達到「危房」的地步,因此,給既有房屋做「體檢」和「養生」成為「城市體檢」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在2022年年底,田礫編寫完成了《青島市既有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及維護技術規程》並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這也是國內相關領域誕生的第一部技術規程。
田礫告訴記者,對於危房的鑑定和加固,國內早已有成熟的技術規程;但是對於「好房子」的「體檢方法及指標」,國內還存在空白。為了填補這個空白,田礫及團隊成員們結合自身專業積累,查閱研究了國內外大量資料,歷時兩年,經歷11個版本的修訂,最終編寫整理出一部厚達146頁的技術規程。這部技術規程充分考慮到了青島的地理環境對房屋安全的影響,比如靠海、潮溼容易造成建築的鏽蝕,多風容易造成外牆及外保溫層脫落、高空墜物等,這些都是給房屋做「體檢」的細化指標。
「有了技術規程,我們就可以探索建立既有房屋體檢制度,避免房屋出現事故後再『亡羊補牢』,而是通過『未雨綢繆』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田礫告訴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青島日報2023年1月17日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