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是什麼課程(通徹而又通俗的通論)
2023-05-06 13:17:58 1
作者:劉洪彪
著重閱讀了《章草通論》的概述和目錄。從上下兩冊十章28節的框架結構,我看到了「通論」的規模。從24位古今章草名家碑帖的遴選介紹,我領略了著者的眼力。從180多幅作品圖例、近50幅照片圖表的搜集製作,以及2600餘個範字的植入,我感知了工程的浩繁。
章草的歷史長達兩千多年,雖然有論述章草的篇章,但真正的理論專著,至遲到民國時期才由卓定謀寫出一部75頁、約四萬字的《章草考》。大約10年前,我曾獲贈崔自默博士著《章草學》,後又看過他的《章草藝術》。四年前,我收到書法家秦陽所著《章草尋繹》。這幾部章草專著雖具學術價值和指導意義,但尚不能視為對章草進行全面、系統論述的理論著作。在我看來,陸祖鶴女士的《章草通論》,其視角所及、筆鋒所指,其謀篇布局、內容涵蓋,似乎都有通盤考慮、系統論述的動機,大有填補空白的設想。
《章草通論》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著者是有心講透徹、謀突破的:一是章草的興衰與中國社會演進大背景、中國文化發展大氣候緊密相關;二是章草的興衰與兩千多年章草理論匱乏、章草批評虛弱密切相關;三是章草是否「泯絕」不能僅以有無章草大家名世為標準,而應以有無大量章草書寫者、有無大量章草作品存世為依據;四是當代章草興盛期已經到來,「尋古碑學派」「新古典派」「創新派」等各顯其能;五是以口語白話通俗譯出「章草兩訣」,有助於章草的學習和普及;六是梳理、提煉出章草草法的六大規律和180個章草偏旁,使之兼有章草學習工具書的功能。陸祖鶴深入思考、旁徵博引、奮筆疾書,能否實現她內心的訴求和期願?在這裡,我想引用沈鵬先生看過《章草通論》書稿後給著者的信函所言,因為我覺得他做出了客觀、權威的評價:「歷史與邏輯統一,理論與實踐結合,於研究,於創作,都是功莫大焉。你的刻苦精神,歷久鍥而不捨,令人欽佩!……」
對於年逾花甲的陸祖鶴來說,《章草通論》無疑是個大工程,是篇大文章。今人距章草太久遠,對章草太陌生,著者為了吸引更多的章草書法愛好者,增強普通讀者對章草書法的正確認知和審美興趣,以化繁為簡、敘述通俗的著書態度和行文風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用她自己的話說,是採用了「最易懂的語句」「最通俗的理論」「最貼近實踐的方式和方法」「最翔實的數據及生動的例子」。我曾經發出過「古代書論有點玄,當代書論有點虛」的感嘆。我想,無論是書學的研究者、書藝的創造者,還是書史的關注者、書法的愛好者,讀《章草通論》一定會是輕鬆愉悅的,因為它不玄不虛、實實在在。(劉洪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