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舍屋頂如何建設實用(豬舍建設禁忌及改造方法)
2023-05-17 13:11:19 4
#谷豐計劃# 在養豬業中,豬群生存環境的好壞決定了其生長速度及健康程度,從而直接影響豬場收益。所以,豬舍的建設尤為重要。目前,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農村或者小規模豬舍的環境不合格,不僅影響豬的生長發育,還容易給疾病傳播帶來有利條件。
豬舍建設及管理中應禁止出現的問題
(1)地面潮溼,衛生條件堪憂。豬舍地面過於潮溼會引發豬關節炎,還會加重豬體內溼氣,從而使溼邪入侵豬體而產生疾病。豬舍內如不定期清理,排洩物及食槽餘飼會產生細菌及氨氣,易產生疾病或氨氣中毒。
(2)豬舍面積不足。一般來說,斷乳仔豬每頭應佔面積為0.3平方米、青年豬每頭為0.6平方米、育肥豬每頭為1平方米、種母豬每頭為1. 5平方米、種公豬每頭為2平方米、哺乳母豬每頭為3.3米。另外群體的頭數也要控制,不是說總面積大,就可以擴大豬群飼養數量。母豬和公豬要單圈飼養,育肥豬群體不可超過15頭,仔豬群不可超過25頭。一個豬棚內總數不能超過100頭,以免影響豬舍內空氣和環境質量。
(3)豬舍光線不足。適度光照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增加毛色紅潤度,增強營養吸收和提高飼料利用率。對仔豬來說,適度的光照具有保健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從而促進生長發育。相反,如果豬舍陰暗,光線不足,就會導致豬群肌體功能下降,降低飼料吸收率和豬群免疫力,嚴重影響豬群生長發育,嚴重者還會引發疾病,甚至早亡。
(4)無溫溼度調控措施。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溼度可以加快豬群生長速度,提高飼料利用率,防止疾病,提高胴體品質。研究表明,獲得最高日增重的適宜環境溫度為20℃(16℃~21℃),相對溼度為50%(75%~80%)。豬舍溫溼度不達標的原因,除了豬舍建設結構不合理外,還因沒有相應的調控措施。比如冬季為達到保溫效果可以在豬舍內加置適宜的取暖設備,以及在地面鋪設草墊等。夏季為了達到防暑效果,可以在豬舍內加置降溫設備,並加強通風。
(5)無仔豬欄和保溫設施。各階段的豬群分欄飼養,這是常識,但很多條件不好的養豬戶還會存在仔豬與母豬同圈生活的現象,而且沒有保溫設施,靠擠堆或擠靠母豬取暖,這樣很容易造成仔豬被母豬踩壓致死,而且這種環境下還會提高仔豬黃白痢的發病機率,從而影響生長發育,甚至降低成活率。
如何改造豬舍?
豬舍的高度一般以2.2-3米為宜,可保證空氣流通,也方便工作人員進出。另外應在豬舍易採光的牆壁上,開設或增設窗戶,屋頂安裝亮瓦,增加豬舍的採光。
對於豬舍地面的改造有三種推薦:
(1)三合土地面。造價低,保溫性好,不打滑,比泥土地面便於清潔消毒。
(2)磚砌或石板地面。兩種地面均便於清潔和消毒,磚砌地面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
(3)水泥磋沙土地面。堅固耐用,耐酸鹼,排水良好,便於清潔、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磚砌或石板地面在施工時要求地面平整,磚與磚之間、石板與石板之間的縫隙嚴格密封,否則易滲水。改造時直接用磚鋪圈底,且坡度應達3度~6度。不管選用哪種材質的地面,必須注意豬舍地面應具有3%的坡度,豬舍走道宜比圈內地面高出5釐米~10釐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