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一片藍色汪洋歌詞(曾是一片藍色汪洋)
2023-05-17 04:23:33 2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18日報導,研究結果稱,「紅色星球」曾是一片藍色汪洋。
火星如今是一片荒涼的紅色沙漠,不過一項新的研究結果稱,火星曾經的主色調其實是藍色。
雖然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與地球相鄰的這顆紅色星球上曾經有水,不過到底有多少水還存在著爭議。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45億年前,火星被984英尺(約為300米)深的海洋覆蓋。
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能讓人類朝著解答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邁進一步: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勇氣」號和「機遇」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兩個火星探測器,它們2007年在火星上的巖石中發現了水存在的證據。當時「勇氣」號的一個輪子出了問題,在火星表面形成刮痕。後來分析表明,輪子刮蹭出的火星土中富含矽石,表明它是在有液態水的環境下形成的。
2008年,「鳳凰」號著陸器在火星表面採集了一些地質樣品,但是幾天後這些樣本不翼而飛。科學家認為這些樣本是冰的碎片。著陸器後來在一個樣本中檢測到水蒸氣,證實了這種猜測。
新的研究結果認為,整個火星曾被海洋覆蓋,深度可能在984英尺到3280英尺之間。
丹麥恆星與行星形成研究中心的馬丁·比扎羅教授說,考慮到火星只有地球一半左右的大小,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水可以說少之又少。
比扎羅教授說,這些水是由到處是冰的小行星帶到火星上的。除了水以外,這些結著冰的小行星還給火星帶來了胺基酸等具有生物學意義的分子。
比扎羅解釋說:「這發生在火星形成後的第一個1億年期間。在這段時期過後,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而言,發生了某種災難性事件。據信,當時的地球和另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發生了劇烈碰撞。這次碰撞的力量極大,最終形成了地月系統。」
與地球不同的是,火星表面以下並不存在板塊,灼熱的熔巖早已冷卻,形成了巖質地幔。
研究人員指出,因此這讓火星的外殼保持穩定,也讓火星表面沒有發生變化。這讓他們可以對火星的過去展開研究,而同樣的研究方式並不適用於地球。
2
比扎羅還說:「地球上的板塊構造抹去了關於我們這顆星球最初5億年的歷史的一切證據。相比之下,火星的表面保留了其早期歷史的記錄。」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