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性(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3-05-17 09:11:58 1
來源:經濟日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應從哪些方面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怎樣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如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本報編輯部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詳細解讀——
主持人: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
嘉 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趙福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倪月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楊長湧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主持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過去十年,我國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有關表述,對今後開展這方面工作具有怎樣的意義?加快建設貿易強國要重點抓好哪幾方面工作?
趙福軍:有關表述指明了我國今後對外開放和外貿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一是做實貿易底盤。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不斷夯實貿易發展底盤,為貿易強國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二是以國內大循環為支撐,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三是參與國際循環,不斷提升國內產業、內貿發展水平。對標國際經貿規則,按照國際最高水平和標準,提升國內產業、內貿發展的標準、質量水平,加快實現內外貿同線同標同質,充分發揮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循環、帶動貿易競爭力提升的作用。四是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貿易競爭力。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數字貿易,推動傳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轉型升級。
倪月菊:「制度型開放」是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來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制度型開放的內涵,即不僅應包含與國際通行規則的對接,還應包括規制、管理、標準的開放。這標誌著我國對外開放將進入更高階段,意味著我國要在更主動對接國際通行規則的基礎上,統籌優化「內外貿一體化」的制度和標準設計,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既要持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推進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還要從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優勢。
楊長湧:對今後開展這方面工作具有三方面主要意義。一是體現對過去十年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工作成就的充分肯定,也表明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總體方向和決心一以貫之。二是體現我國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的深刻思考和鮮明導向。三是為未來我國對外開放新徵程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貿易強國建設,需要重點關注高質量的製造業基礎、高質量的生產性服務業基礎、增強對全球貿易治理的參與和推動能力,以及大力發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相適應的新興貿易領域。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主持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泛濫的當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和重點有哪些?
倪月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共謀發展的願望。同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也是我國全力推進位度型開放的重要平臺,有利於我國優先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規則、制度和標準上的對接與協調,增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認可與參與。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共建應充分體現健康、綠色、數字和創新的理念,努力將「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健康絲路」「綠色絲路」「數字絲路」「創新絲路」。
楊長湧: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是要在「五通」框架下夯實發展根基、挖掘新亮點;二是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在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領域打造新增長點;三是要統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四是加強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有利於保障我國境外人員、資金、項目安全的風險防控體系。
趙福軍:一是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動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必將會進一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貿易、產業等發展,輻射帶動全球經濟發展。二是推動全球化深入發展。今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必將會推動沿線國家規則標準對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將會推動全球化深入發展。
實現經濟合作共贏
主持人:如何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倪月菊: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其關鍵詞是多元和穩定。所謂「多元」主要針對的是近年來甚囂塵上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以及一些發達國家用新冷戰思維構建「小圈子」的逆全球化行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帶頭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說不,在維護多邊體系、構建全球經貿規則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所謂「穩定」是指在大國競爭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數字經濟領域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構建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才能儘可能避免世界經濟分化,防止產業鏈和供應鏈斷裂,防止「數字鴻溝」擴大,實現世界各國經濟的合作共贏。
趙福軍:理解「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至少要從以下三個層次看:一是維護多元化的合作夥伴經貿關係穩定。我國積極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深化同世界開放合作。二是維護貿易、投資、產業等多領域經貿穩定持續合作。比如:貨物進口、出口多元化且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穩定且持續發展。三是我國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推進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國堅定維護和發展多邊主義,推進高水平開放,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確定性,對衝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抬頭態勢;我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經濟全球化發展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推動全球形成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