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區的小清新菜品之醃篤鮮(南方人冬日裡的第一口)
2023-05-17 14:12:15 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炒二冬」,這是一道很有名的南方菜,尤其是在江浙一帶,「炒二冬」是每年在冬季才能吃上的時令菜,是冬日裡的第一口「鮮」,和春季的時令菜不一樣,春季的時令菜有很多,但是冬季的時令菜卻很少,這道「炒二冬」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代表,這道菜除了是時令菜,其中還多了一份嚮往,因為吃著吃著就過年了,尤其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這也是冬季記憶中最好吃的一道菜,那這「炒二冬」到底炒的是哪兩冬呢?
「二東」分別指的是冬筍和冬菜,冬筍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矮胖矮胖的筍,冬筍是埋在土壤裡面,被挖出來的,春筍一般筍尖已經冒出土面了,這就是它們最大的區別,所以說有「春筍鮮,鮮不過冬筍一半」的說法,真正的泥底筍(從土壤下面挖出來的筍)味道是特別鮮美的,屬於「山珍」,所以挑選冬筍的時候要仔細觀察,最好買頂部都是帶有泥土的筍;
那冬菜指的是什麼呢?冬菜指的是冬醃菜,入冬之後醃製的菜,浙江人入冬之後有個傳統習俗,就是會醃一些菜,以前一般是等小雪節氣前後開始醃菜,現在都會提早一些,就為了能早一點吃上時令醃菜,現在醃菜大部分老年人還是把它們醃在一個大缸裡,壓的特別緊實,一層菜一層鹽,這樣醃出來的冬菜是最正宗最好吃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醃菜吃的少了,一般找個罐子就能醃,具體的醃製方法我之前和大家分享過,需要的可以去看看,冬醃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整根菜醃製的,是不切開也不會切碎的,整根醃出來的冬菜那味道才叫一個好,搭配冬筍最好的冬醃菜是用「長梗白菜」醃的,這種菜的梗比較長,醃好之後吃起來更加脆嫩多汁,剛好的長梗白菜顏色會有些發黃,聞著有濃鬱的醃菜味,這種醃菜就是最好的;
用這兩種冬季的時令菜一起炒,合成的就是一道江浙朋友冬季餐桌上的下飯菜,鹹、鮮、脆、嫩一應俱全,那家庭烹飪「炒二冬」想要好吃有什麼注意點呢?其實就2點,第一個就是減少冬筍的澀味,第二點是翻炒的時候油要稍微多一點;先說怎麼減少冬筍的澀味,減少冬筍澀味有2個方法,一個是焯水,另外一個是過油,家庭操作焯水會更簡單一些,過油需要較多的食用油,開油鍋不太適合家庭操作,焯水是有講究的,操作不得當可能會導致冬筍的鮮味過分流失,建議冷水下鍋,加一勺食鹽和少許白醋能更好的去除動冬筍的澀味,不建議熱水下鍋,因為熱水下鍋,冬筍放進去之後表面就會馬上定型,導致冬筍裡面的草酸沒有辦法因為焯水而減少(冬筍之所以會有澀味,就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冷水下鍋能讓冬筍慢慢受熱,草酸去除的更徹底,冷水下鍋,水開之後轉小火煮1分鐘左右,焯水時間不能過長,避免筍的鮮味過分流失;
那翻炒的時候為什麼要多加點油呢?因為醃菜特別吸油,再就是冬筍的粗纖維含量非常豐富,翻炒的時候稍微加多一點的油能讓炒出來的冬筍油潤不澀口,口感清脆微甜,注意上面這2點,在家就能做出超好吃的「炒二冬」,這個菜沒有什麼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特別費米飯,家裡做這道菜的時候一定要多準備一點米飯,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原材料】冬筍、冬醃菜(長梗白菜)、醬油肉、大蒜、小蔥、生抽、白糖;
【炒二冬的做法】
1、炒二冬的主要原材料是冬筍和冬醃菜,具體的分量根據家裡人的數量準備,為了葷素搭配,我還加了剛做好的醬油肉;
2、冬筍一定要挑選新鮮的,口感會更加脆嫩爽口,冬筍去皮之後清洗乾淨,對半切開,再切成片,醬油肉切成薄片,比較肥的放在一邊,冬醃菜清洗乾淨,切成末或者段;
3、「炒二冬」的配料很簡單,我只用了大蒜和蔥花,你也可以加點青紅椒點綴;
4、切好的冬筍冷水下鍋焯水,加點食鹽和白醋,煮開之後轉小火煮1分鐘左右,撈出來過涼水,瀝乾水分,去除澀味的同時還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5、鍋燒熱,加入適量的豬油,炒這道菜要用豬油,豬油能增加鮮味,減少冬筍的澀味,豬油化開之後,先加入較肥的醬油肉,煸炒一會,煸炒好之後加入剩下的醬油肉,繼續翻炒至變色;
6、加入切好的冬菜和蒜末,大火翻炒出香味,翻炒出香味之後加入冬筍片,繼續翻炒1分鐘左右;
7、加少許清水,少許生抽和白糖,醬油肉和冬菜都是有鹹味的,這裡就不用加鹽了,翻拌均勻之後大約燜煮1分鐘,讓湯汁稍微收幹;
8、湯汁收幹之後,撒上少許蔥花,翻拌均勻,出鍋,浙江人冬季的時令菜「炒二冬」完成;
炒二冬的做法總結:
1、炒二冬中的冬醃菜做法也是很多的,可以加點紅薯粉煮湯、可以炒肉等等;
2、沒有長梗白菜醃的冬菜,也可以用雪裡蕻或者芥菜醃製出來的冬菜來代替;
【每個城市都有這麼一道經典的代表菜,冬季浙江的代表菜中肯定有「炒二冬」的一席之地,它是屬於這個時節的獨家記憶,是冬日裡不可缺少的一種味道,你們家鄉冬季的代表菜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分享;】
本篇是原創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收藏、關注哦,
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也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
感謝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