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五十之前不著書的國學大師黃侃(五十之前不著書)

2023-05-17 16:40:02

「五十之前不著書」——這是黃侃(1886-1935)先生的一句名言。

黃侃是近現代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和音韻學家,也是民主革命家,曾授業於章太炎先生,是章太炎先生弟子中最有成就者,其學術成就被後人譽為集乾、嘉漢學之大成的「章黃之學",對20世紀國學研究影響深遠。

黃侃去世時雖未出版任何著作,實則批校箋識的書籍尚有遺存,後經過其侄黃焯及後人編輯整理由上海古籍出陸續出版。近日在上海朵雲軒首次展出的黃侃先生墨跡、手稿、批校本,是其文獻近年來難得的集中亮相,讓世人得以窺見黃侃先生治學的態度、方法,同時展出的還有章太炎的書法等,此次出現的黃焯輯《說文義貫》未發表稿本可以說是黃焯完成的黃侃著作,也顛覆了此前人們以為黃侃沒有著作存世的認識。

一些學者在黃侃座談會上呼籲,這批有著較大文獻、版本、學術價值的文獻應儘可能整體收藏以供學術研究,同時應「重視批註、批校這樣一種傳統做學問的方式,現在做學問的模式化、格式化,寫論文起碼八千字一萬字,甚至十萬字,但中國傳統做學問的批註、批校,往往片言隻語,意見真摯,抵得上現在的幾萬字。」

結合黃侃先生的文獻與墨跡展覽,澎湃新聞同時刊發近日舉行的黃侃文獻座談會摘要。

上海朵雲軒展出的黃侃批校書籍

黃侃舊照

此次在上海朵雲軒展廳展出的「量守廬·燼餘」——黃侃先生墨跡、手稿、批校本及 「量守廬·守轍」——黃焯先生迻錄本、影抄本、及所匯諸書之箋識本,讓世人得以窺見黃侃先生治學的態度、方法,同時展出的還有章太炎的書法等。

對於這一批難得的黃侃墨跡及批校本現身,一些學者為,朵雲軒春拍預展出的這批黃侃文獻,不僅有巨大文獻與文物價值,也有著巨大的學術價值,對研究是「章黃之學」意義重大,更重要是內在的中華文脈傳承和獨立的文人精神。「中國有文學批校式的傳統,也有藏書的傳統,希望黃侃先生的這批文獻能有一個完整的收藏,這對中國的學術史、藏書史是很重要的。」

黃侃研究學者、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司馬朝軍認為,「章黃之學」現在已經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顯學,這批黃侃與黃焯的手稿從珞珈山流失,是武漢大學的巨大損失,希望這些文獻以後能被學者利用起來。

黃侃(1886-1935),字季剛,湖北蘄春人,號量守居士,在辛亥革命之前,黃侃在湖北和日本從事革命,之後他輾轉國內各著名大學教書,治學嚴謹,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黃侃師承章太炎、劉師培,薪火相傳,培養出范文瀾、龍榆生、陸宗達、潘重規、徐復等著名學者,在20世紀學術史上影響深遠。

黃侃在經學、文學、哲學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他主張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研究應以《說文》和《爾雅》兩書為基礎,他重視系統和條理,強調從音、義、形,三者的關係中研究中國語言文字,以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他對上古聲韻系統的貢獻主要有:提出古聲十九紐說;提出古韻二十八部說;提出古音只有平入二聲說。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融會貫通,建立了自己的古聲韻系統,即古音學體系。他在古音學上所取得的成就結束了自顧炎武以來的古音研究工作,使他成為清代古音學的殿後大師。作為其語言文字學著作的一部分,他還有幾十種表譜對古代漢語進行分析。

他的《文心雕龍札記》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研究有過很大的影響。《文心雕龍》研究,今人稱為「龍學」。黃侃的《文心雕龍札記》,不像古人,僅做些遺文輯佚、文字校訂工作,而是結合文獻校勘,闡幽發微,旁徵博引,橫跨文學、史學、文字學、音韻學等多個領域,發前人所未發,由此成為「龍學」奠基之作,學術貢獻殊為突出。一些學者認為,時至今日,《文心雕龍》研究能有如此深廣的影響,與黃侃的篳路藍縷之功是分不開的。

黃侃先生常引用顧炎武所說,「著書必前之所未嘗有,後之所不可無。」所以章太炎亦常取笑說:「人輕著書,妄也;子重著書,吝也。妄不智,吝不仁。」其答曰:「年五十,當著筆矣。」不幸的是,黃侃先生未滿五十即下世。人見先生無遺書,並疑其無遺稿,實則批校箋識的書籍尚有遺存。後經過黃焯先生編輯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俊民主持陸續出版。

此次亮相上海朵雲軒預展的有黃侃批校並跋《唐詩紀事》、批點〈癸巳存稿〉、黃侃撰《聲韻學未刊稿》、黃焯輯黃侃《說文義貫》及黃侃篆書聯、行書等。以下為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朵雲軒主辦的黃侃文獻座談會發言摘要。

上海朵雲軒春拍預展現場展出的黃侃 撰《 聲韻學未刊稿》 線裝二冊

黃侃 撰 《聲韻學未刊稿》 線裝二冊

朱旗(朵雲軒集團總經理):相信這批文獻能夠被學界充分利用

朵雲軒這次展出的「量守廬·燼餘」——黃侃先生墨跡、手稿、批校本,及 「量守廬·守轍」——黃焯先生迻錄本、影抄本、及所匯諸書之箋識本。 讓世人得以窺見先生治學之態度,方法。

「章黃子弟遍天下」,黃侃在經學、文學、哲學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傳統「小學」的音韻、文字、訓詁方面更有卓越成就,這個不多介紹了,他主張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研究應以《說文》和《爾雅》兩書為基礎,他重視系統和條理,強調從音、義、形,三者的關係中研究中國語言文字,以音韻貫穿文字和訓詁。這次展覽的版本,我覺得從學術資料性方面可能顯得更為重要,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黃侃以及他的學術成果,將他的學術成果發揚光大。 黃焯先生是黃侃先生的侄子,也是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這次展出的有很多黃焯先生的原稿,也有他常年從事黃侃的一些遺稿的整理、出版物,他跟黃侃先生一些學術上的淵源非常密切。這次整理之後發現黃焯先生的學問也是相當可觀的,黃焯先生對於《漢書》《後漢書》《前四史》批校都是滿滿的,足以看見他的學術功力也是相當深厚的。

這批黃侃先生與黃焯先生的文獻墨跡不管最後被誰收藏,我相信最後都能夠被充分地利用。其實現在收藏古籍稿本、善本的收藏家,對文獻價值的認識與眼光都很高,他們與衝著單純藝術投資收藏的收藏家是不一樣的,他們一般都有情懷,我相信他們都會支持學術整理與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黃侃批校本《安徽叢書》

王慶元(武漢大學教授、黃焯生前助理):黃焯先生繼承了黃侃的精神

這一次到上海來,看到太老師這些手稿、批註,還有(黃焯)老師幫著整理的稿本,能有這樣好的保管,我們覺得是很不錯的。

黃侃先生晚年基本就是在南大度過的——當時是中央大學,他一生大概在三個學校時間最長,第一個是北大,從1915年到1919年,在北大任教,已經名氣很大了。從北大離開以後就回到家鄉,就到武昌,當時是武大的前身,在武大待的時間也比較長,從1919年到1928年,到1928年離開武漢就到了南京大學,1928年到1935年去世,這八年時間都在南大。

黃侃先生的成就,不用說了,被稱為「章黃之學」,現在一般學術稱為「章黃學派」,這是一個學統,不是一個派,就是一個傳統,從古代從先秦、秦漢一直到清代,就是這樣一個傳統。再說一下黃焯先生,是我的老師,他主要是在中央大學和武漢大學任教,早年1928年就把他帶到南京,就開始在當時的中央大學當助教,後來黃先生去世了以後,他就來到了武漢大學任教,一直到他去世。

黃先生的弟子很多,黃焯先生除了是他的侄兒以外,也是他的弟子,這個弟子裡面我個人認為黃焯先生是比較全面的,先生的經學、文學、小學,這幾方面都比較精通。當然小學他是家傳,是最拿手的。

黃侃先生批校的書,八十年代初就陸陸續續經過黃焯先生的整理,出了十多種,都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黃侃的後人後來又重新整理在中華書局出版,所以這樣一來影響就很大了。黃焯先生整理的這些書的分量很重,因為我過去跟黃焯先生當助手的時候,有的時候也看到這些書,但沒有仔細看,這次認真一看,確確實實是把黃侃的精神繼承了,每一部都從頭點到尾,有注有批,有自己的心得,所以這個價值是很高的。

黃侃書法《與焯書老子章句》 屏軸

司馬朝軍(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侃研究學者):文獻從珞珈山流失是武漢大學的損失

我1986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進校不久就開始學習研究章黃之學,最初從編纂《黃侃年譜》入手,與海內外幾代學者結緣。當時周大璞先生、李格非先生等黃門傳人還健在,我經常登門求教。後來還專程拜訪程千帆先生、徐復先生、周秉鈞先生等學界耆宿,得到他們的鼓勵與指導,從此走上了研究章黃學派的學術道路。除了已經出版的《黃侃年譜》《黃侃評傳》之外,今後準備陸續推出《黃侃全集》《黃焯全集》《錢玄同全集》《汪東全集》,並修訂《章太炎全集》,使「章黃學派」從一個概念變為實體。今年上半年,我還與出版界的朋友共同發起出版《黃侃檔案》《黃焯手稿集》。

黃侃的手稿主要保存在武漢大學檔案館與湖北省圖書館。今天看到這批黃侃與黃焯兩位祖師的手稿,說實在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可謂五味雜陳。我認識黃焯先生的女兒黃景熙教授也有三十多年,與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今天懸掛出來的幾幅字畫,當年就是懸掛在黃焯先生書房的,非常熟悉,我也曾經將部分內容寫進了《黃侃年譜》。黃景熙教授曾經長期旅居海外,前些年回到武大之後,有次她特地告訴我,想把這批珍藏多年的黃侃與黃焯的手稿捐贈給我當時工作的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供我們專門研究。我當即向中心主任馮天瑜先生匯報。馮天瑜先生的父親曾經是黃侃的學生,馮家與黃家也有比較深厚的交誼,他聽說之後也很高興。黃景熙教授多次到我們中心去參觀,也去中心資料室了解情況。我於2017年春天調到上海社科院歷史所,也就沒有再過問此事。今天突然見到這批字畫與手稿,心裡確實不是滋味。

「章黃之學」現在已經成為一門國際性的顯學,除了我的母校武漢大學之外,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山東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都是章黃學術的重要傳承基地。章黃學派的門徒遍天下,宗風深遠,影響遍及宇內。

這批黃侃與黃焯的手稿是異常珍貴的。它從珞珈山流失,可以說是武漢大學的巨大損失。作為一個與珞珈山有過特殊情緣的學子,此時此刻我的心裡特別難受,仿佛萬箭穿心,卻又無能為力。前幾天我試圖動員武漢大學參與收藏,但沒有效果。這批文獻最後不管被誰收藏,都希望這些文獻能被學者利用起來。

黃侃 批點 《癸巳存稿十五卷》 線裝八冊

史梅(南京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應該由相關圖書館整體收藏

看到這批東西,尤其是黃侃先生的批校本,感到非常親切。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黃侃先生在內的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時期許多大家學者的批校本,批校方式,甚至字體都非常相似。黃侃先生在南京大學的兩個前身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都教過書,培養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學者教授,南京大學也是章黃學派的重鎮。2007年,黃侃先生的女婿潘重規先生的藏書5千餘冊捐贈給了南京大學,僅線裝書就由二百多部。現在我們跟南京大學文學院一起在整理潘先生日記,共130餘冊,記錄了潘重規先生70多年的學術生活,非常寶貴。我認為無論是黃侃先生手批本還是黃焯先生移錄本,都應該由相關圖書館整體收藏,才能完整保留黃侃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學術傳承。

黃侃批校《爾雅義疏》

金程宇(南京大學教授):黃侃先生屬於整個中國古典學

黃侃在日本漢學界享有盛名,在倉石武四郎的《述學齋日記》、吉川幸次郎的《我的留學記》裡,都提到了他們到南京拜訪黃侃的往事。特別是吉川幸次郎,他當時向黃侃先生請教《春秋穀梁傳》裡的一段文字疑問,黃侃馬上告訴他這是竄入的宋人校語,讓吉川幸次郎非常欽佩。黃侃關於學術研究「在乎發明,不在乎發見」的話也讓吉川幸次郎終身銘記。這些都是近代學術史上非常有名的佳話。倉石武四郎和吉川幸次郎留學歸國後分別在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長期執教,一東一西,對日本漢學研究的影響極大,他們二人充滿敬意的回憶和記載是對黃侃學術的充分肯定。所以黃侃先生的學術,剛才司馬老師也講了,不完全是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的,也是屬於整個古典學的。

作為東南學術乃至民國學術的代表學者,黃侃所有批校的遺物都是非常珍貴的。就我來說,非常期望這批文獻能到南京大學,儘管我不是黃侃的專門研究者,但我還是要來看一看,也許這又是一次告別,但也許這對南京大學文物收藏是一次好的開端呢,所以我來參會也是代表南京大學文學院的普通教師,對於這批文物的一個重視。

我在2005年剛到南京大學工作的時候,就跟黃侃非常有緣。當時在朝天宮就偶然買到了黃侃的便籤,1000元,那是剛到南京的好運氣。但在此後,黃侃手跡價格越來越高,已很難購藏。朵雲軒這批黃侃遺書,我覺得如果它能被整體收藏,可能意義更大。此時的心情也複雜,就我們南京大學來說,很希望它能獲得一個集中的收藏地,這有利於對它系統整理和研究。

我現在正進行《汪闢疆集》的整理工作,看過黃侃寫給汪先生的一批唱和詩詞和書法條幅,不少也沒有出版過。黃侃與他同時期南京的這批學者,包括汪闢疆、胡小石、汪東等人,他們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彼此之間聯繫非常密切。所以這批書籍應該納入這個學術共同體來進行研究。我個人覺得,黃侃研究乃至東南學術的研究,還有非常大的探討空間,很期待通過這次展覽,能夠對於黃侃學術做進一步的弘揚,引發更深入的研究。同時也期待通過朵雲軒,引起對黃侃遺存文物的重視。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些批校的底本不太重要,僅留了幾個字有什麼意義,但實際上這種隻言片語都是非常珍貴的,特別是對於黃侃學術充滿了敬意的學者來說,保留他的一些遺物,都是非常難得的收藏經歷。比如說黃侃批點的《唐詩紀事》,因為我是做唐詩研究的,就特別有興趣。不同專業的學者,應該都會從這批書裡獲得不同的認識和啟發吧。這麼一大批整體文獻的呈現,我覺得是近年來黃侃遺書問世的一個盛會,實際上非常難得的。

黃侃稿本《聲韻學未刊稿》

黃侃 批校並跋 《唐詩紀事》 民國間石印本 紙本 線裝二函十冊

李東生(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與黃侃學生李俊民之女):黃侃曾營救青年學生

我想談一下黃侃和我父親李俊民的一些交集。

黃侃是1919年到武大教書,我父親是1923年去的,起先是在教育哲學系,後1924年就轉到國文系了,當時系主任是黃侃。對季剛先生來講,我父親並不是個好學生,而是個社會活動家,1924年12月加入了國民黨左派,1925年成為中共黨員,後來還擔任中共湖北區委的組織部幹事,另外還有好多兼職,什麼湖北青年的主編等等。1926年6月份接任了武大的黨支部書記,6月13號就組織了進步學生在中華大學的演講,會場上兩派學生就打起來了,中華大學校長就把軍警叫過來抓學生,一共抓了7個學生,當時國家主義派就發電報向吳佩孚告狀,吳佩孚回電「嚴辦」,所以七個人就被押到軍備司令部帶上了鐐銬,社會上傳言紛紛要槍斃。

關於黃侃營救的事情,我父親跟我講得比較生動,但是我想他關在裡面他也不一定知道的,肯定是他出來以後,是同學跟他繪聲繪色講的,就是講一群女同學去找黃侃,請他出面去救李俊民,黃侃講他是共產黨員,我不能保他,結果那群學生講,你再不去保他,他的手和腳都打斷了,你再不保他,他就要死了。黃侃一聽,說還有此等事情,結果他就出面做保。他當時有個身份是督軍署參與,就以這個身份為他們做保。當然同時還有董必武,因為董必武是大律師,他就找到中華大學校長,說如果你不收回起訴的話,那麼學生運動起來,你也吃不消,陳實聽了也害怕了,就把起訴撤回了。那麼七個學生給關了二十餘天,給無罪釋放。

我父親所在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4年出版了《黃侃論學雜著》,裡面大概有十幾篇文章。

黃侃批校古籍題跋

陳曉明(中共一大紀念館保管部主任):黃侃與中共一大的關係

我是負責一大會址紀念館的藏品保護研究工作,我們館裡沒有黃侃的文獻。剛才大家都講了,黃侃是一個學術人物,其實他還是一個政治人物,辛亥革命當時他參與了。包括這次展出的也有他的老師像章太炎的書法,都是珍貴文物。

還有一點,因為我們中共一大的召開,和黃侃還是有關係的,為什麼呢?因為黃侃和黃紹蘭是夫妻,黃紹蘭當時是博文女校的校長,一大紀念館現在的地址與博文女校相近,非常近,兩百米不到,當時一大代表除了李達和李漢俊、陳獨秀是在上海居住的,其他都是在外地的,那麼他們到一大開會,住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通過黃紹蘭的關係,住在博文女校裡面。陳獨秀與黃侃是好友,董必武、李漢俊兄弟與黃氏夫婦又是同鄉好友,極為熟識。

1921年7月,李漢俊、李達籌備中共一大,時值暑假,女校靠近樹德裡李宅。於是,他們就以「北大師生暑期旅行團」名義向黃紹蘭借用校舍。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開的預備會議也在博文女校裡面開的,然後正式會議是到了一二百米以外李漢俊的家裡正式召開。所以說黃侃黃紹蘭和一大會址是有淵源關係的。

從這個層面來講,我認為這些黃侃的手稿與批校本還是非常重要的,從博物館學方面來講,這些不僅是文物,而且都是國家的珍貴文物。

參加一大會議的部分代表通過黃侃介紹入住的博文女校校舍

顧村言(媒體人)黃侃批俞正燮「此論甚謬」與他的性情

我從小喜歡傳統文化,記得上中學時省吃儉用買了一套豎排的中華書局版的《史記》等,讀得很投入,對自己影響很大,後來其他典籍也讀了不少,但昨天晚上重新看了一些黃侃先生當時所開的傳統文化書單,才發現還有不少書沒看完,想來真是慚愧。

所以我覺得還要繼續補傳統文化的課。朵雲軒這幾年對傳統文化的整理、推廣、弘揚做了很多事,特別是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通過對黃侃先生這一批的批校本、章太炎書法等的呈現,其實有另外的意義,比如對五四運動中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如魯迅等後來推廣非常多,這當然有道理,但問題是對於國故整理與傳承一派的,相當長時間是另眼相看的。黃侃先生是很狂狷的人,比如他對胡適的一些推廣白話文的言論看不上眼,這裡面有很多軼事。這次展覽的很多批校本,也可以見到黃侃先生的性情一面,很狂狷,比如他批俞正燮《癸巳存稿》一頁,開頭就直接說「此論甚謬」,很不客氣的,這樣的人是很性情的,其實說到批校,正是中國文化評論的正脈,中國式的評論與當下受西方影響的評論文章以高頭大章呈現是完全不同的,而是三言兩語,微言大義,但又見出真義的,那是真正的讀書心得,從《論語》到金聖歎的評論,都是一脈相承的讀書人,這樣的批校式的文脈其實是要接續上的。

章太炎先生認為黃侃像竹林七弦的阮籍一樣狂狷,這樣的人在當下,可能在很多時候是容不下的,但這樣的人是真正的讀書種子,中國文化的傳承需要黃侃這樣的人,需要真正的讀書種子,也包括後來年輕一輩從他身上汲取力量,汲取對中國文化的敬意。今年是五四運動百年,我個人認為還是重新回看東西方文化的激蕩,要重新回看中國本來的文化。其實現在我個人看黃侃先生很多的論點,很多地方是蠻認同的,比如對文言文、白話文的一些爭論。百年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從過去的偏激,到現在更大的一個文化視野來看,重新看黃侃先生還是章太炎先生,包括當時的國故整理派都是意義很大的,章太炎先生提出「用國粹激動種性,增進愛國的熱腸」等觀點,是要用自己民族的文化來激發民族的自信心,這些對於當下意義巨大。這一批意外出現的黃侃先生的材料與文獻,有意義的其實不僅僅是版本,更重要是內在的文脈傳承和獨立的文人精神。

作為崇敬「章黃之學」的讀書人,我非常希望這些與黃侃先生相關的文獻能夠被整體收藏,而儘可能不要分散,畢竟,這樣對今後的學術研究是功德無量的。

黃侃 批點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一

黃侃 《篆書八言聯》 屏軸

黃侃48歲像

彭衛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副總裁):文物價值、版本價值與學術價值

剛才大家都講「章黃學派」,我也非常有幸跟章黃學有一點點關係。我想講幾個感想。一是這次徵集到這一批黃侃的文獻,有三方面的價值,一是文獻價值,也就是文物價值,這批文獻是「章黃學派」文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也有藏書的傳統,在我們藏書的傳統中,這個傳承性、系統性,是很重要的,如果整個把章太炎先生、黃侃先生,特別是把黃先生這些文獻能完整的有一個收藏,我覺得這對中國的學術史、藏書史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是版本價值,因為在中國版本學的體系中,名家批註本歷來是一個重要的門類,所以上世紀末的時候,上海圖書館的某先生,專門編了一個抄校稿本圖,就把一些重要的抄校稿本做了一個圖。也是大概二十年前吧,我在主持上海古籍書店、上海圖書公司工作的時候,也致力於收藏批校本,我們也收了不少。我們其中最得意的一個版本是汲古閣毛氏批校的四書集注,這個四書集注是毛用了四個宋版來批校這個本子,所以要看四書集注的宋版面貌是什麼樣,就要看毛一批註的,所以當時我們就買下來了,當然現在還藏著,所以版本價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歷來是被藏書家、版本學家所看重的。

第三個是學術價值,因為這個批註、批校是傳統做學問的一個重要的方式,現在因為社會也進步了,可能大家都還在學校裡面做教授帶學生。現在這個學問的模式化,這種格式化,有的已經讓人有點看不懂,寫論文必須要寫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義,研究的方法,然後起碼寫個八千字一萬字,然後再文獻綜述,以前人研究了什麼,然後再講自己怎麼研究。而我們的傳統不這樣的,包括我們當年在八十年代做研究生的時候,也沒有這一套,所以我覺得這種傳統的學問方式,批註、批校很重要,片言隻語,意見真摯,就是那幾句話,不要搞幾萬字,就是三四句話就可以了,這個觀點就出來了。我們現在博士論文大概要十萬字了,還有文摘等等,關鍵實際上就幾句話。

我覺得黃侃先生、黃焯先生這些批註、批校要認真地研究,有些就是批評的,他就是憑他的學術功底判斷的,像剛才顧村言講的,他批校俞正燮那一段就一句話「此論甚謬」,那你們不要這樣去讀了,讀也沒有用的,所以我們要關注這種學術價值,我覺得這種批註、批校的學術價值要一定的挖掘。如果有人專門做這個,把這些批校的內容做一個解讀,這是很好的,希望在學術價值的挖掘方面,還是要請專家認認真真的找一些點,對這一部分藏書的學術價值要充分的挖掘。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