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祈宗郭昶葬禮高清(康祈宗郭昶他長得像李幼斌)
2023-05-01 04:58:04 1
不少廣東觀眾都記得郭昶,他曾在廣東電視臺《萬花筒》裡飾演雄仔,在《外來媳婦本地郎》裡飾演二哥康祈宗。
1956年,郭昶出生。
1966年,郭昶10歲。當時他的父母因為感情不好離婚,他跟著母親搬到了廣州市。
這一住就是40年。
郭昶長得很像李幼斌
在讀初中的時候,郭昶發現自己非常喜歡戲曲小品表演,經常去看這方面的演出。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學到了很多表演的要領。
他在中學畢業之後,在廣州黃埔區的一家汽車製造廠工作。
雖然他其貌不揚,但是憑藉出色的表演才能,成為了廠裡的文藝骨幹。
逢年過節,他和文藝團就在廠裡為職工們表演。他們的表演水平很高,常常能獲得大片喝彩聲。
這也更加堅定了郭昶表演的信心。
後來,他加入廣州工人文工團,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不過,這條路可不好走。
到了80年代初,郭昶因為一次去北京演出時的精彩表現,徵服了廣東電視臺的領導,他被破格錄用。
從之以後,他就開始在廣東電視臺工作。
這是一個大平臺,郭昶在這裡獲得了比較多的演出機會。
也正是這個時期,他認識了舒力生。兩人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
舒力生後來在《外來媳婦本地郎》裡飾演「祝師奶」。郭昶在劇裡經常叫她「祝姑娘」。
據舒力生的回憶:
郭昶這個人很聰明,也很勤奮。他經常在後臺偷看戲劇演員的表演,偷偷地揣摩、學習。
1984年,他在一場戲《特殊情況》裡,飾演了一個小偷的角色。
郭昶演得很出彩,以至於以後同事們丟了錢包,都懷疑是他偷的。
真正讓他嶄露頭角的是電視劇《萬花筒》,郭昶飾演「雄仔」這個角色。
也正是這個角色,開始讓廣東觀眾認識到郭昶。
廣東電視臺的領導和導演也知道了郭昶非常擅長刻畫小人物,他們有這方面的角色,第一時間就想起郭昶。
1992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郭昶和潘長江合作表演了小品《草臺班子》,獲得了小品表演一等獎。
這算是郭昶早期表演生涯的高光時刻。
2000年時,廣東電視臺籌備拍攝60集的系列短劇《外來媳婦本地郎》。
對於市儈的二佬「康祈宗」這個角色,導演腦袋裡閃過郭昶的樣子。
就是他了!康祈宗這個角色仿佛是為郭昶量身定做的一樣,非常合適。
導演連試戲都免了,直接拍板讓郭昶來出演。
沒想到,《外來媳婦本地郎》一播出就好評如潮,連續打破廣東珠江頻道的多項收視紀錄。
廣東電視臺領導直接拍板,繼續拍!
結果到現在,已經超過4000集。
郭昶在《外來媳婦本地郎》裡演了6年,超過1000集。
他和虎豔芬被廣東觀眾稱為「草根夫妻,黃金搭檔」。
郭昶終於嘗到了大紅大紫的滋味。平時出門買東西,不少廣東人看到他都叫他「二佬」「阿宗」。
還有不少觀眾給他起外號「墨魚宗」「鞋抽宗」。郭昶喜歡這些外號,他也非常感謝觀眾們對他的喜愛。
人有旦夕禍福。
2006年6月14日,郭昶因為胃癌不幸去世,年僅50歲,真是天妒英才。
他劇中的家人們很傷心,「康伯」「康嬸」都哭得很傷心,「阿祖」不敢相信二佬已經離世。
他劇裡的老婆「蘇妙嬋」也哭得眼睛紅腫。
有幾百個廣州市民和外地趕來的影迷,自發參加郭昶的葬禮。
在葬禮上,沒有演奏哀樂 ,只播《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串燒歌,就是那首「生仔未必就是福,要娶媳婦要分屋」。
還有一幅輓聯:
千集傳奇嘆失魂二佬慢走,
百年之約惜違誓郭昶歸來。
郭昶逝世之後,雖然《外來媳婦本地郎》還在播放,但是很多觀眾都感覺不像以前好看了。
更有觀眾直言:已經有十幾年沒有看過這部劇了。
詼諧幽默的郭昶沒有出演,確實讓這部系列短劇的精彩度大打折扣。
雖然他已經離開了整整15年,但是廣東觀眾依然記得郭昶的音容笑貌,還有他曾經帶給我們的歡聲笑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