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10歲孩子畫畫的線上課程(美術蛙孩子愛畫畫)
2023-04-29 04:28:07 2
很多小朋友喜歡畫畫,家長在課餘時間還會報兒童美術培訓班給孩子們,希望能滿足孩子對繪畫的興趣需要,同時也能增強孩子的創造力。面臨琳琅滿目的藝術培訓機構,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所可靠的美術班,讓很多家長頭疼。
一項研究表明,在5歲之前,最好不要限制孩子自由繪畫。5歲以後,可以找一些比較好的兒童繪畫課,特別是限定少,自由得多的創意班,帶孩子多去體驗各種色彩、工具,接觸不同的創作語言等等。
美術蛙:孩子愛畫畫,做爸媽的該如何選擇?
家長跟我說,她的孩子在培訓班每次畫的東西都很漂亮,可是回到家的孩子不太願意畫畫或畫不出來,好像有心底負擔似的。
事實上這類美術培訓班的授課方式是這樣的,老師在講臺上的每個步驟都會先做示範,孩子們一筆一筆一筆地跟著老師畫。教師要求學生按照示範作品畫,不停地修改畫面,以達到最佳效果。如此課後所畫的作品雖然畫面效果好,色彩豐富,線條成熟。
但對5-9歲這一年齡段的兒童來說,他們喜歡的不是繪畫本身,而是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自我,講故事或宣洩自己的感情。所以為了畫面效果而進行的模式化教學,對幼兒是一種禁錮,對比教師的水平,他們甚至會有自卑感,回家面對自己的畫怎麼看都覺得自己畫得不好。
有些小朋友認真地學到了老師的模範畫,以後每幅畫都是這樣的風格,孩子也不再認真觀察事物,短期內孩子似乎比同齡孩子畫得更好,長期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好,這種教學方式會嚴重影響孩子創作自由的心態。
許多藝術教育機構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家長對孩子繪畫水平的判斷就是看孩子畫的是否像。有些父母拿孩子的畫還會和別人的畫對比,「你看人家畫得多像,看看你畫的什麼東西」。事實上這些家長因缺乏對兒童美術認知的發展,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兒童繪畫。
美術蛙:孩子愛畫畫,做爸媽的該如何選擇?
有些美術機構為迎合父母的需要,會讓孩子依葫蘆畫瓢畫一些在家長看來很好看的畫(簡筆畫),但對孩子的心靈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兒童繪畫時,年齡在5-9歲之間,他們眼中的畫是像,是一種「心像」,是孩子在觀察了這個事物後,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這個空間,與成人眼中完美還原某個場景的「物象」不同,孩子的「心像」是符合自己心智發展的。假如強迫孩子畫出一個人眼中好看完整的形象,孩子用記憶的方式可以描摹,但孩子的心理不能真正理解,最終孩子會覺得自己不會畫畫,越來越不自信,拔苗助長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培養機構堅持與兒童心理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需要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希望家長不要追求短期效果。兒童作品未必每次都很完整、美麗,但兒童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情得到全面的保護和精心引導,長遠來看,兒童在藝術之路上的收穫將會有質的飛越。
幼兒美術課的教學方式與語文、數學等學科都有很大區別。美術教師身份不應只是教學而應是指導。一堂課老師的話太多或是循序漸進的認真示範每一筆都反而畫蛇添足。幼兒美術課上,教師引導孩子發散思維,敘述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學生需要時恰到好處地提出來。
有些學校會教5、6歲的孩子畫素描,畫好後發到朋友圈,得到了一片讚許,這種拔苗助長的行為會嚴重幹擾孩子繪畫的自然心理。由於這一年齡段兒童的腦部發育還不足以使他真正理解寫生的立體、光影等原理。兒童受到讚揚、虛榮也會促使他繼續自己不能真正理解的繪畫方式,這種逆著本能的行為最終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折心理。不同年齡的兒童需要有針對性、科學的藝術教學方法。
美術蛙:孩子愛畫畫,做爸媽的該如何選擇?
一家正規、可靠的兒童藝術培訓機構需要有系統、完善的課程體系,同時這些課程必須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充分了解兒童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及相應的繪畫表現特點和引導方式。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對兒童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保護兒童的天性。
特別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1.課程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幼兒美術訓練機構的課程需要豐富多維度的內容,以培養孩子的綜合藝術素養,而不只是一門專門的學習技巧,要根據年齡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具體來說,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觀感培養:素描與速寫
思索與表現:主題創作與繪畫創作
想像訓練:發散思維的培養和引導
美育:了解東西方藝術大師門派與藝術史入門
2.年齡劃分教學
並且有適合小孩年齡階段的課程
上文詳細說明了每個年齡階段的特點以及需要針對哪些教學方法。
3.兒童的有效性
父母不應以孩子一幅畫做得好來評判教學機構的水平或孩子的進步。相反,應在一段時間(父母不幹預的前提下)感受孩子是否能夠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熱情,回到家裡是否還願意畫畫。兒童某一方面能力是否有提升(也需要分年齡來看)。比如5-9歲兒童的父母可以觀察兒童圖像敘述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是否有提高。兒童9-15歲階段的家長可觀察兒童繪畫技巧及審美認知能力的提高。父母還可以從其他兒童的繪畫作品中判斷這位老師好不好。
4.教師綜合素質與教學水平
同一個機構相同的理念具體到每個老師的執行能力與教學水平也大相逕庭。父母也不必對老師的經歷和年齡盲目追求,我遇到過年長的教師教學方法固執僵硬,也遇到過年輕教師教學新奇有趣。高教背景的教師更能使兒童在整體藝術修為上提高。但是教師的藝術水平也不代表善於教學,有些教師對藝術修為很高但不熟悉孩子的心理特點,陷入了一味地追求技巧的提升。
總而言之,兒童藝術教育需要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有一定的幼兒教學經驗,能夠做到針對不同的心理特點,隨時調整,張弛有度,因材施教。要不就面臨變化多端的情況,就很難有強大的把握能力。
希望看到本文之後家長們對於怎樣報給兒童美術培訓班已經有了一些了解,總的來說家長可以根據課程設置、教師背景綜合考慮培訓機構是否合格。希望能給家長們在選擇兒童藝術培訓班時提供一個參考標準,同時也希望能給兒童美術培訓機構一個可借鑑的參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