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後哪裡撿漏禮品(五一撿漏記)
2023-04-29 04:00:04 1
民國粉彩甲子年(1924)復煋氏繪「杏林春燕」或「桃柳爭燕(豔)」小盤一隻。 「杏林春燕」是一個科舉時代的典故。在唐代,每年春季由尚書省,禮部主持全國科考。舉子及第後,還要通過吏部的考核才能任職,稱為「銓試」或「關試」。放榜之日,新科進士便在長安曲江杏園舉行聚會,設宴遊樂,稱為「杏園宴」或「杏園探花宴」。為何演變為「杏林春燕」?前面三字,「杏」與「幸」諧音,「杏林」象徵有幸上榜者,「春」代表「春闈」,即春天舉行的京城會試。以「燕」代「宴」,原因有二:一是燕子秋去春回,是春天的象徵;二是「燕」與「宴」諧音,以「燕」代「宴」,在畫面上更有詩情畫意。 這個小盤,我第一眼看到,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好一派生機盎然,桃紅柳綠,鶯歌燕舞的春景小品,動靜相諧,取材經典,寓意吉祥,「春風得意」,惹人喜愛,又難得全品,於是欣然買下,作為自己五一期間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