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誤傳的神奇物種(接連發現新物種)
2023-04-19 00:15:30
近一個月來,我國多地接連發現了新物種。三峽白前、雅江舌喙蘭……這些新物種是什麼?發現新物種之後應該如何做?
接連發現的新物種,以植物學家命名
近日,浙江和海南兩地發現了一種名為「白蓋雞油菌」的新物種,並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圍繞「能吃嗎」「好吃嗎」展開討論。
白蓋雞油菌是真菌界的新物種。近一個月來,我國在植物界也收穫頗豐。
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分庫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聯合重慶自然博物館、重慶五裡坡自然保護區,合作研究並發表了新物種:三峽白前(Vincetoxicum pingtaoanum Cai F. Zhang, G. W. Hu & Q. F. Wan)。
圖為三峽白前的植株和花序。來源: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官網
2021年4月,重慶自然博物館陳峰等人在重慶市陰條嶺自然保護區開展野外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時,發現一種開黃花的未知白前屬植物。
研究人員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和標本,結合分子系統學的證據,確定它是一個三峽地區特有的新種。
據了解,其種加詞「pingtaoanum」來源於我國夾竹桃科植物分類學專家李秉滔教授的名字,以表達對其在我國夾竹桃科植物分類學研究上做出貢獻的敬意,同時因發現地為三峽,故中文名為「三峽白前」。
對於種加詞的拼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冰告訴記者,在我國植物學專家早期發表新物種的時候,國家還沒有頒布漢語拼音方案,所以他們名字的拼寫與拼音有所差距,李秉滔拼為 Li Ping Tao,又如我國植物分類學家王文採拼為 Wang Wen Tsai。
「這些老先生作為命名人,或發表文章時的署名作者,其拼法就固定下來,即使到現在也不再更改。所以我們的種加詞致敬他們時,就用老式的拼法。」
此外,國家植物標本資源庫分庫廣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樣性研究團隊也於近日發表了特產於廣西大瑤山的新物種——大瑤山瓊楠(Beilschmiedia weii Y. S. Huang, H. M. Tan & Yan Liu)。
該物種屬於樟科,是大瑤山繼今年7月報導植物新種海明關木通後的第2個植物新種。
其種加詞「weii」源自我國植物學家韋發南先生,以彰其為我國乃至世界樟科植物的分類學研究作出的突出貢獻。由於大瑤山瓊楠為廣西大瑤山所特有的高大喬木樹種,因此又稱「大瑤山瓊楠」。
我國每年發現200個植物新物種
「新物種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近20年來,我國平均每年發現的植物新種數目在200個左右。」劉冰告訴記者,除了不斷發現新物種,國內的物種新記錄也在增多。
「比如這個物種原本只在寮國、越南有分布,後來在中國境內也發現了,又比如這個物種原本只在雲南、四川有分布,後來在湖北也發現了。」
據報導稱,據統計,2021年國內共新發表脊椎動物95種,其中新物種80種;發表高等植物新分類群342個,其中新種289個。
資料圖: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荷葉鐵線蕨。
劉冰表示,接連發現新物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研究條件提升,填補了採集空白。從前因為受限於交通等條件,無法到達一些地區進行調查,現在交通、基建等條件提升,使野外考察能夠更加深入到邊境、深山等地。
二是一些常見的物種被重新分類和定義。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從前沒有意識到是新物種的也被重新認識。
三是生態環境恢復,促進了物種恢復生長。退耕還林、還草,使很多地區的植被得到恢復,原本處於瀕危狀態的一些物種得以恢復種群,從而更容易被研究者發現。
「我國每年發現的植物新物種佔世界大約十分之一。」劉冰認為,新物種的發現,有利於提升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對國家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維持也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另一位副研究員劉長成主要從事植被研究,他補充說,新物種不斷地被發現,這表明我國在植被與環境方面的保護取得了成效,「植被是物種生存與繁衍的載體,是生物多樣性賴以依存的基礎。植被保護得好,就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育。」
專家:不要入口!新物種生存環境的亟待科學保護
「野外很多植物都是有毒的,」劉冰介紹道,每年都有人誤食野外採摘的烏頭、鉤吻(也稱斷腸草)而中毒,「烏頭長出來的葉子像野菜,鉤吻開花了像金銀花,不了解的人摘回去,炒菜或者泡水喝,就中毒了。」
他特別提醒,如果在外發現了從沒見過的物種,可以欣賞,或者使用手機上一些軟體(如花伴侶、形色等)進行識別,但不要輕易採摘和食用。
「現在的軟體都能識別出一萬多種了,另外還可以多查閱中國國家標本資源平臺、中國自然標本館、中國植物圖像庫等網站平臺,了解一些物種知識。」
記者梳理發現,一些新物種十分稀有,其生存環境值得關注。例如近日發現的四川蘭科植物新種雅江舌喙蘭(Hemipilia yajiangensis G. W. Hu, Jia X. Yang & Q. F. Wang)。
資料圖:圖為近日發表的新物種雅江舌喙蘭。
據發現者介紹,雅江舌喙蘭生長在一個村莊旁,該地遠離保護區,在2020年首次發現時,繁殖個體比較少。2021年再次返回觀察時,發現了更多開花個體,但生存環境因擴建村邊小路導致分布地的一個角落遭到破壞。
而此地還是目前發現的雅江舌喙蘭的唯一居群。
對此,劉冰表示,新物種發現之後其生存環境的科學保護很有必要。
「如果這個新物種是個狹域分布種,那麼就應該在新種的分布區內進行必要的保護。新物種不在保護區內的,也應該提醒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程度的關注和保護。」
綜合新華社、中國新聞網
來源: 河北交通廣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