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寓言故事濫竽充數(每天解鎖一個成語小故事之濫竽充數)
2023-05-01 17:29:57 1
濫竽充數的典故,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
濫:失實的,假的。竽:一種古代樂器,即大笙。「濫竽」即不會吹竽。充數:湊數。使:讓。必:一定,必須,總是。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相當於「先生」。請:請求,要求。為:給,替。說:通「悅」,對......感到高興。廩食(lǐn sì)以數百人: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廩:糧食。食:供養。以:用,拿。好∶喜歡,喜悅,此處是喜歡。逃:逃跑。立:繼承王位。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位齊宣王,非常喜歡聽樂師們吹竽。齊宣王愛面子,凡事喜歡講排場,尤其喜歡聽人合奏吹竽。三百個樂師一起吹竽,聲勢浩大。每次聽竽,內心都能得到極大地滿足。
有個姓南郭的處士聽說了此事,心生一計。決定請求齊宣王把他安排進吹竽的隊伍。南郭來到皇宮,當著齊宣王的面一頓猛誇自己是吹竽的高手:聽了我吹的竽,沒有人是不驚嘆的!齊宣王被南郭先生的花言巧語哄得團團轉,當即把他收進了吹竽的隊伍。並且給予他非常豐厚的俸祿。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樂師們的隊伍裡安然無恙。每次表演吹竽,他就模仿其他人的姿勢神態,裝腔作勢,倒也惟妙惟肖,竟從未被人識破。
不久,齊宣王病亡。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他也像父親一樣喜歡聽竽。不過不同的是,他喜歡聽獨奏。並且讓樂師們一個一個吹給他聽。南郭先生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了,趕緊趁機溜出宮中,逃之夭夭。
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人們:雖然欺騙行為有時能夠得逞,但是終究不會長久。弄虛作假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最終也會露出馬腳。別人還不了解真相的時候,能夠矇混一陣子,但是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事,而無真才實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