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送服務特色產業助脫貧(親戚越走越近產業拔掉窮根)
2023-05-01 20:14:02 2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我在村上的香菇大棚裡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裝菌棒、倒菌棒、剝袋子,活不累,每個月都能掙3000元呢!」說到如今的工作,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蔡河村52歲的貧困戶黎天成滿臉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像這樣依託扶貧產業在家門口務工、每個月都有固定收入的貧困群眾,僅僅蔡河村香菇基地就有100多人。
2018年以來,隨著蘇陝協作的深入推進,東臺市對耀州區的扶貧產業幫扶廣度和力度不斷加大,先後注入資金將近2000萬元,用於耀州區發展香菇種植、肉兔養殖、奶山羊養殖等特色產業,做優市場,延長產業鏈,提高生產效益,帶動了3000多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左右,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持續託起貧困群眾穩步增收的希望。
為了增強帶貧益貧能力,幫扶隊在擴大規模、延長產業鏈、壯大肉兔產業發展上下足了功夫。肉兔養殖具有投資較小、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從2018年開始,蘇陝協作資金905萬元投入到銅川市鴻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肉兔養殖產業扶貧基地項目中,帶動17個村345戶1116人實現產業收益101.4萬元。在肉兔產業的發展中,根據肉兔養殖的特點,先後指導實施了肉兔養殖育肥舍建設項目、種兔繁育項目、冷鏈倉儲項目等,使耀州的扶貧產業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提升抗風險能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目前,項目實現種兔存欄6萬餘只,年出欄商品兔300萬餘只,已成為西北地區規模化程度最高、年出欄量最多、種群優良率最大的養殖基地之一。
鴻偉兔業負責人宋少偉回顧幾年來的扶貧產業發展路,感慨萬分地說:「東臺好親戚不僅僅是在資金上支持,更重要的是在發展理念、方向和思路上給予我們適應市場需求、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我們拉長產業鏈,做大做強,確保貧困群眾收入穩定,可持續。有好親戚的支持,我幹勁更足了。」
東臺「親戚」還支持當地香菇產業發展,形成了以菌棒製作、菌種研發、技術推廣、菌棒出口、鮮幹菇加工等多產業發展模式。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香菇小鎮項目是耀州區具有代表性的蘇陝協作重點扶貧項目之一。廟灣鎮群眾素有種植香菇的傳統,產業發展有基礎。從2018年開始,隨著蘇陝協作資金680萬元的陸續注入,已建成香菇種植基地8個,香菇大棚496座,在建香菇大棚70座,香菇年產量超500萬斤,創造經濟效益超3000萬元,香菇小鎮龍頭企業德祥公司積極與美國、日本、韓國等規模化食用菌種植基地對接,5月8日,廟灣香菇小鎮第一批1萬隻香菇菌棒順利出口韓國全羅南道並已順利出菇。在東臺的幫助下,該項目採用「龍頭企業 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 貧困戶 農戶」模式,提供靈活的就業崗位,貧困戶既可租種大棚,也可選擇在香菇基地務工;所產的香菇可由德祥農業種植開發有限公司統一定價回收,帶動全鎮9個村1172戶3509人脫貧增收,每年實現戶均增收500-800元,村集體享受香菇收益累計39.75餘萬元。小小的香菇,正日漸發展成大產業,充實著山水廟灣老百姓的錢袋子。
耀州區關莊鎮奶山羊小鎮是蘇陝協作重點扶持產業之一。關莊鎮是蘋果之鄉,蘋果種植面積廣,品質優,發展奶山羊養殖項目,打造果畜循環發展的農業新模式,是東耀協作產業幫扶的重點內容。2019年以來,500萬元蘇陝協作資金先後在關莊鎮七個貧困村實施了奶山羊場項目,利用廢棄宅基地建起了羊場,實現奶山羊養殖規模化。2019年帶動貧困戶535戶1695人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左右,今年,擬帶動貧困戶685戶2158人實現戶均增收2000元左右。目前,奶山羊實現存欄10000隻左右。
「親戚」越走越近,感情越來越深。隨著東耀協作產業扶貧項目的深入推進,來自東臺的資金、技術、人才、理念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入耀州,扶貧產業託起了耀州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希望,扶貧協作之花已在耀州廣闊的黃土地上綻放。
交匯點記者 吳瓊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