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雪花緩緩升起(一片雪花浪漫落幕)
2023-05-01 23:52:57
代表團旗幟和運動員入場。
孩子們演唱奧林匹克會歌。
閉幕式表演環節。
中國代表團旗手徐夢桃與高亭宇在閉幕式上入場。 圖/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今夜,「雪花的故事」終章落幕,但「一起向未來」的口號恆久流傳;今夜,冬奧健兒依依惜別,但「天下一家」的焰火照亮前方……
點亮、緬懷、致敬、揮別……20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鳥巢」,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一場更加簡約但充滿感動的閉幕式,為這屆註定載入史冊的冬奧會圓滿收官。
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及主創團隊成員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詳解溫暖與感動背後的故事。
從唯美到動人:
溫暖冬夜 點亮冬夢
晚8時整,閉幕式準時開始。「開幕式中驚豔亮相的巨大『冰面』地屏此時分外潔白、靜謐,純色的冬奧會徽『冬夢』飄在冰面下,靜待甦醒。雪花火炬懸浮空中,美麗的倒影投射冰面中央。」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闡釋說,當音樂響起,一群可愛的孩子出現在舞臺——他們手持雪花造型的花燈,在「冰面」上盡情嬉鬧、舞蹈。隨著表演進行,孩子們在不同位置用手中的小花燈點亮地屏上的「冬」字會徽。一時間,華燈盛照,暖意融融。
「『冬夢』從純色冰晶幻化為斑斕的彩色,舞臺和觀眾席上2萬隻燈籠立刻隨之被點亮,閉幕式在一片絢爛燈火中拉開帷幕。」閉幕式導演沙曉嵐說,「點亮會徽,既點亮了冬奧會的宗旨,也點亮了舞臺、溫暖了冬夜。」
相較於開幕式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的唯美、震撼,閉幕式登場的手持花燈的孩子更添靈動、活潑。閉幕式視效總監張玲玲透露,為完美呈現視覺效果,團隊嘗試冰凍了8立方米的冰塊進行拍攝採集,對該環節的靜態、動態測試達200多次。
「閉幕式與開幕式總體上一脈相承,有不少『熟悉的陌生人』。」張藝謀舉例說,在開幕式用希臘語演唱奧林匹克會歌的40多名河北阜平山區的孩子,在閉幕式現場再次登場表演。開幕式中,他們身著喜慶的紅色衣服,閉幕式上,則改穿青花瓷樣式的衣服,像一個個冰雪小精靈。「曾經生活在貧困山區的他們如今成功脫貧,這既體現脫貧攻堅的成果和共同富裕的決心,更表達冰雪冬奧『更團結』的主題。」
開幕式中,「立春」表演環節的蒲公英從地屏翩然飛向天空、化作焰火的畫面驚豔眾人。「閉幕式上,類似的『天地聯動』再次呈現出別樣的『速度與激情』。」閉幕式分場導演趙栩可介紹,「頒獎儀式前,側屏播放運動員摘金奪銀、激情四射的精彩瞬間短片。短片結尾,一名高山滑雪運動員從坡上高速衝落,滑雪板飛出側屏,隨即滑至場地中央,實現雪板從空中到地面的『無縫銜接』,而這塊巨大滑雪板,就是頒獎臺。」
為實現簡約、高效,閉幕式基本沿用開幕式的道具、機械。閉幕式美術總設計李斌透露,地屏下的地艙是閉幕式各種「亮點」呈現的「魔盒」。「我們在開幕式進場前就提前溝通設計,開幕式一結束,只需將地艙進行模塊化調整即可使用。這對各工種間的配合度提出了較高要求。」
以聯結致團結:
「中國結」 《歡樂頌》
當12隻生肖冰鞋滑載起孩子們旋轉飛舞,天地瞬間變為一方歡樂熱烈的夢幻冰場。沙曉嵐介紹,冰鞋在地屏上留下的「痕跡」逐漸形成一個「中國結」形狀。與此同時,由AR(增強現實)技術生成的美麗紅線,在天空上優雅生長,編織成一個巨大的中國結包裹雪花火炬,與地面影像交相輝映。「運動員揮舞五彩斑斕的參賽代表團旗幟,在『中國結』線條的包裹中入場,世界各國之間的連接和大同在這一刻彰顯無遺。」
「中國結時而流雲漓彩、時而飄逸靈動,不停變換形態。地屏上的倒影也隨之呈現不同的質感。」李斌介紹,為實現這些變化,設計團隊一共設計了55套「中國結」備選。團隊對每一種形態都多次嘗試改進,並根據現場燈光效果實時調整。
「運動員入場過程中,地屏上的『中國結』再次呈現新變化——身著不同顏色隊服的運動員不斷填充『中國結』圖案中的空白,形成七彩『中國結』。」閉幕式舞蹈總監、分場導演張文海說,「我們特意設計志願者引導員手持燈籠,既烘託溫暖歡慶氛圍,也指引運動員在整齊行進中逐漸構成『中國結』的畫面。」
「『中國結』代表美好的祝福,也寓意連接和聯通。各代表團運動員在中國經歷16天的比賽、生活,形成了新友誼、構建起新橋梁,彼此間拉近了距離,讓奧林匹克大家庭更團結。」沙曉嵐說。
閉幕式音樂統籌黃凱然透露,運動員入場環節的音樂《歡樂頌》,體現團結、博愛、和平的理念。「音樂選擇的原則是『國際、經典』,既要耳熟能詳,又具有互動性。《歡樂頌》是不錯的選擇,體現了世界大同的表達,但由於原曲較短,音樂編排並不容易。經過集中再創作、不斷嘗試,最終改編版本既滿足了入場時間需要,也達到了傳播效果。」
來源: 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