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小農牧戶現狀(內蒙古鄉村致富帶頭人池敏)
2023-05-23 03:40:05 1
中新網通遼8月1日電 題:內蒙古鄉村致富帶頭人池敏:不走尋常「鹿」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圈舍深深,呦呦鹿鳴。一大早,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路北營子村的鹿場裡,響起了清脆的鹿鳴聲。
圖為池敏給梅花鹿添食。 李瀟 攝
池敏邊輕輕撫摸著一頭梅花鹿,邊給它餵食,「小傢伙」親暱地往他身上蹭了又蹭。
圖為池敏(左)指導養殖技術。 胡建華 攝
打掃棚舍、更換清水、攪拌飼料……池敏忙碌的一天就這樣開啟了。
路北營子村位於開魯縣吉日嘎郎吐鎮,這裡林地資源廣闊,牧草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為梅花鹿的科學飼養和疫病防治構建起了綠色屏障。但在近期平均溫度30℃的三伏天裡,池敏始終放心不下這群「小傢伙」,在鹿場待的時間也比往常多了許多。
圖為萌萌的梅花鹿寶寶。 胡建華 攝
說起自己養梅花鹿的經歷,池敏始終覺得是一個正確選擇。2017年的一天,池敏偶然間在網上看到了梅花鹿養殖產業的信息,便萌生了在家鄉養殖梅花鹿創業的念頭。
經過一年多的細緻考察和技術學習,2018年,池敏投資21萬餘元,從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省長春市引進了22頭梅花鹿,正式建起了養殖場。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唐朝詩人溫庭筠的《早秋山居》描繪了一幅猿鹿山間跳躍的幽美場景。靈性的梅花鹿在文學作品裡,也是寧靜、祥瑞的化身。而在池敏的眼裡,美麗的梅花鹿,不僅看著養眼,而且還是能增收致富的「寶貝疙瘩」。
「梅花鹿全身都是寶,鹿茸、鹿血、鹿尾、鹿肉等鹿副產品市場也很廣闊,尤其是鹿茸,屬於名貴中藥材,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池敏說,他養殖梅花鹿主要是靠割鹿茸和出售小鹿掙錢。
「一隻成年公鹿每年可以割兩次鹿茸,鹿角長到兩杈,三杈還沒長出之前必須割掉。」「這得靠經驗,如果晚割10天的話,鹿茸就會變老,品質就不好了,那就賣不出好價錢了。」說起養鹿,池敏如數家珍。
據池敏介紹,一隻成年公鹿每年可生產鹿茸6斤左右,每克鹿茸市場價能賣到2.5元。一隻成年母鹿每年產一隻小鹿,小鹿生長到一年以上,可以賣5500元左右。「今年依靠梅花鹿養殖項目,可以增加純收入15萬元。」池敏笑著說,雖然很苦也很累,但也很值得。
兩年來,靠著不斷摸索,池敏從養殖梅花鹿的門外漢變成了內行人,他養殖的梅花鹿已從最初的22頭發展到現在的69頭。
在池敏看來,一個人富不算富,帶著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正的富。為助推鄉村振興,池敏以「企業 合作社 養殖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梅花鹿養殖,輻射帶動村內有養殖意願的農戶新建了3個養殖場,不僅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還協助辦理野生動物馴養證等資質,同時負責聯繫客商,解決他們的養殖、銷售等一系列問題。
「現在鹿場規模擴大了,如何讓更多的群眾持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我想把養鹿做成全產業鏈,從養殖到加工、銷售,然後再發展觀光旅遊。」談及未來發展,池敏信心滿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