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倉是不可能空倉的經典(為什麼要學會空倉)
2023-05-19 03:28:18 1
做投資,為什麼要學會空倉,更要敢於空倉?
文/金立成
(註:本文2100字左右,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這是「立成說投資」第468篇原創文章)
筆者在線下和不少投資者有過交流,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入場投資時都喜歡滿倉操作,而且不擇時,喜歡越跌越買,做左側交易,不懂得如何止損,更不懂如何止盈。這些投資者大都有一份穩定的工資性收入,每個月的工資可以提供部分現金流,還有一部分膽子大的人喜歡動用融資,到處借錢投資。
投資界有一句諺語,想必有不少讀者都聽說過:「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祖師爺」。對於這句話的前半部分,筆者不認同,但是對於後半部分,相對而言,筆者是比較贊同的。根源在哪裡?主要是在投資過程中,有一項功夫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倉位管理。
要做好投資,從宏觀上看,必須要具備三種能力:第一種是選股票、選資產的能力(學會做定性、定量分析,行業中觀分析和企業微觀分析);第二種就是倉位管理的能力(熊市、牛市、猴市的倉位不同,不同的股票持倉都有差異);第三種是買賣交易的能力(要能給標的資產進行合理估值,根據市場的走勢來判斷買點和賣點)。
上面提及的空倉,只是倉位管理的一種。空倉並不是永遠0倉位,而是會留有一部分資金作為備用的倉位,這樣做的目的是,永遠給自己留有餘地,不把市場的預期打滿。畢竟,滿招損,謙受益!
經常把投資預期打滿的投資者往往在實際投資過程中會顯得非常被動,因為股票的運動走勢並不會永遠跟著自己的判斷邏輯走,有時候難免會出現判斷失誤,這時候的空倉資金就能派上用場了。另外,我國的資本市場,暴漲暴跌是常態,很多投資者在市場一片暴跌之際時,就只能眼巴巴看著別人進場撿便宜貨。
比如近期市場暴跌,有多少投資者手裡還有資金在低位買進帶血的籌碼呢?很多人都說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價值投資者,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者是不會輕易滿倉的,他們的投資哲學永遠都是保守的。那些動不動就滿倉操作,動不動就要把融資打滿的投資者,這些都不能稱為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他們是打著投資的名義行投機之實罷了。
投機就投機嘛,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也並不可恥,筆者也從來不認為只有價值投資才是最高尚的。可惜的是,不少人明明是在幹著投機的活,卻偏偏給自己洗腦說是在投資。投機之所以難做,就是因為一旦做錯了,很多人不敢逆著人性來進行割肉止損,這樣就很容易讓虧損不斷擴大,深度套牢。
回頭來看看歷史,在2008年的時候,全球爆發金融危機,美國有百年歷史的大投行雷曼兄弟轟然倒塌,那個時候很多投資者都絕望了,不少企業家手裡都彈盡糧絕了。國際著名大投行高盛在那時候也處於破產的邊緣,都很差錢。這時候誰英雄救美,出手借錢給高盛了呢?
是巴菲特老先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在大家都沒有錢的時候,這個時候巴菲特斥巨資借錢給了高盛,買了高盛的優先股。當時巴菲特給了高盛50億美元,股息率高達10%,後來事實證明,巴菲特抄了成功,狠狠地大賺了一筆。
很多人研究巴菲特,要麼只是停留在表面,要麼就只是把研究和目光聚焦到巴菲特是如何選股的,從來沒有研究過巴菲特是如何做好倉位管理的,如何進行股票買賣交易的。如果只懂選股,想要做好投資,還是比較難的,因為這只是做好投資的一個必要條件而已。
巴菲特沒有滿倉過!從來沒有過!
他的投資帳戶裡永遠都有現金,無論市場出現什麼極端事件,他手裡都有錢,都能扛過去,這就是股神的倉位管理水平!有多少投資者學習到了這背後的精髓了呢?每次金融市場發生調整時,每次宏觀經濟結構發生變化時,各類市場都會有劇烈的波動,如果沒有留足足夠的備用金,就很容易在危機中倒下。
那些喜歡用高財務槓桿的投資者,只要在一次極端事件中倒下,就徹底隕落了,再也很難找到翻身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大的創業者和投資者。現實中,有多少做實業的老闆因不懂倉位管理而倒下了?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重慶力帆當年就因負債過重而破產,這就是一個典型!
最近幾年在財務上不夠保守的房地產公司倒下的還少了嗎?不少還是知名上市公司。比較典型的是還處於危機中無法自拔大的融創中國的老闆孫宏斌,他曾經破產過一次,這次又讓巨額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很可能還會犯過去相同的錯誤。在財務上不夠保守,動輒喜歡滿倉投資的企業或個人,都不是成熟的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
筆者研習傳統國學多年,感觸頗深!其實很多問題的答案,在國學裡都能找到,只是很多人暫時還沒有發現而已。《道德經》中有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套在投資中的倉位管理來說,「有」就是投資倉位,「無」就是現金倉位。只有現金倉位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和用處,這也就是為什麼巴菲特經常說「現金是氧氣」的原因。
投資者只有學會空倉了,才能體會虛無的奧妙,才能把握市場中極端交易的機會!不敢空倉的投資者,其內心是極度貪婪的,生怕錯過每一次賺錢的機會。
24節氣裡面有一個節氣叫小滿,從來沒有一個節氣叫大滿或太滿!人生最美好的狀態是:花未全開月未圓!一個人如果把自己裝得太滿了,就不會裝下其他東西了,就會無比傲慢,這樣就給自己埋下了禍根,距離失敗就不遠了。前幾年,在職場中有一詞非常流行:空杯心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總而言之,一個內心走向成熟的投資者,不僅僅會空倉,還敢於空倉,因為這裡面藏有大智慧,箇中的哲理,留給讀者們去細細品味吧。
#十月財經新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