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黃花分外香電視劇全集(戰地黃花分外香)
2023-04-24 07:35:19 1
作者:盧忠仁
毛澤東:《採桑子 .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裡霜。
偉人毛澤東,人們說他是: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戰略家、哲學家、思想家、歷史家、書法家、詩詞家……一個人只要在這十個領域中的一個流域有所建樹,都會名垂青史。
而毛澤東在這十個領域的建樹都達到了極致,真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筆者沒有學識全面評論偉人,只對毛澤東詩詞作過一些初淺研究,略有一點體會。
重陽到來,下面筆者就賞讀毛澤東《採桑子 . 重陽》一詞,談點感受。
欣賞偉人毛澤東這首詞,得先了解一下此詞的寫作背景。
1929年,距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有兩年了。毛澤東來到福建上杭領導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運動,這年秋天我軍攻克上杭,毛澤東精神振奮,情不自禁,於該年重陽節寫下這篇豪情滿懷的動人的壯美詞章。
毛澤東說:人生易老,而天難老,人生有盡,宇宙無窮,這都是自然規律。毛澤東詞句化用唐代大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名句: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賀說「天亦老」,毛澤東詞反其意而用之,說「天難老」。 實際上,毛澤東說的「天難老」是對的,時間、空間都無限地「天」(宇宙),怎麼會「老」呢?!
毛澤東的詞進而說:年年歲歲,總有重陽,今日重陽復來,心情歡暢。 啊!今天的重陽節是什麼季節? 是江天寥廓,萬裡清霜的季節; 今日重陽,是什麼樣的重陽?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的重陽;今天的菊花,是什麼樣的菊花?是戰場盛開的黃花。
……岑參(唐)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也寫過戰場之菊:「遙憐故鄉菊,應傍戰場開。」 但毛澤東的戰地黃花比大詩人岑參的傍著戰場的菊花瑰麗多了、壯美多了。
楊萬裡(宋)在《九日郡中送白菊》詩中也問過:「若言佳節如常日,為底寒花分外香?」 但他也只是對深秋重陽寒菊的「分外香」,好奇而天真地發了一問。毛澤東的菊花「分外香」,是因為她開放在炮聲隆隆的戰地,開放在革命戰爭的烽火歲月。
毛澤東的菊花詞的立意比大詩人楊萬裡的菊花詩高遠多了。 (「黃花」即菊花,菊花有多種顏色,古人認為菊花以黃色為「正色」。《禮記 . 月令》:「鞠有黃華。」(鞠,古菊字。) 《呂氏春秋 . 季秋紀》:「季秋之月……菊有黃華(花)。」
毛澤東筆下的菊花,不是一般的菊花。她也不是隱士「採菊東籬下」的「籬菊」,(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望)南山。」見詩《飲酒 . 二十首》之五); 不是農民領袖「蕊寒香冷蝶難來」的「寒菊」,(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見黃巢詩《題菊花》) ;不是才女的「人比黃花瘦」得「瘦菊」,(李清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見詞《醉花陰》)。
毛澤東的菊花是野生、野長、野放的、傍著戰場蘭花綻開在天地之間的山菊。這山菊,質樸無華,傲然怒放;這山菊,燦爛絢麗,香清溢遠。她是戰場之花、是勝利之花、是英雄之花 。
「戰地黃花分外香」這一奇特詞句與毛澤東在《菩薩蠻 . 大柏地》中的詞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如出一轍。 毛澤東的詞是在歌頌鬥爭、歌頌革命、歌頌勝利、歌頌理想。 這是多麼獨特的審美觀啊!
作者盡情歌頌秋天、歌頌秋光。「秋風勁」,即秋風勁拔有力。陸機《文賦》有「勁秋」之說:「悲落葉於勁秋。」 毛澤東此《採桑子》詞下片表現了清奇勁拔、絢麗燦爛的戰場秋容之壯美,更表現了作者風神瀟灑、情懷豪邁的人格之壯美。
人們一般認為秋天是一個肅殺蕭瑟的季節,一想到秋天,就是「悲秋」二字,這方面的詩文舉不勝舉。 如「悲秋之祖」——宋玉的《九辯》:「悲哉,秋之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為衰。」 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飛。」
白居易《寄劉蘇州》:「何堪老淚交流日,多是秋風搖落時。」 柳永(宋)《八聲甘州》寫秋天:「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歐陽修《秋聲賦》:「噫嘻悲哉,此秋聲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
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呢?卻是「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寥廓」,高遠、空曠、遼闊地貌。 屈原:《楚辭 . 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賈誼(西漢)《鵩鳥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
潘嶽(西晉)《西徵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 ……) 毛澤東詞中的「寥廓江天萬裡霜」,把秋季的江流、霜天寫得無限高遠、無限遼闊、無限壯美。毛澤東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可與詩豪劉禹錫的《秋詞》媲美,劉詩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毛澤東《採桑子 . 重陽》一詞,用江天、秋風、清霜、秋光、戰地、黃花等意象構成了一幅恢廓清空的戰地黃花圖,也是一幅戰地重陽圖。表現了作者科學的宇宙觀、積極的人生觀、正確的價值觀、獨特的審美觀,……也表現了作者試聽萬裡、天空海闊的胸襟、氣度、人格、境界。
它是一曲革命樂觀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讚歌。 每當重陽佳節,我們吟詠毛澤東這首激情洋溢的華章時,我們總會激情滿懷,豪情澎湃、鬥志昂揚。
編輯:王穎《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