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大爆發時間(今日5時48分正式迎來)
2023-04-24 03:30:36 1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北京時間12月22日5時48分將迎來冬至節氣,民間習俗從這一天開始「數九」,標誌寒冬到來。
天津民俗專家、專欄作家由國慶介紹,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入冬後的第四個節氣,通常出現在公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它是天文意義上冬天的開始。
海報製作:安寧
冬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這天過後太陽將走「回頭路」,其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陽光的照射和白天的時間將一天天增加,正如民俗所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會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常說的「進九」,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氣象資料也顯示,每年的冬至前後都有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驟降。
海報製作:安寧
由國慶表示,冬至時節雖然天寒地凍,但這也是遙望春天的時節。在古人傳統認知裡,此時已開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所以古人云:冬至節,春之先聲也。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數九」習俗,也就是從冬至起,數「九九」八十一天,並流傳下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數九歌》《九九消寒歌》。古人還常畫《九九消寒圖》用來期盼春天。有的畫梅花一枝,上有梅花八十一朵,從冬至起用紅筆每天塗一朵,待都塗遍,寒天已盡。有的是找九個都是九劃的字,每天填一筆,等到八十一筆填滿便是「九盡桃花開」的大好時節。
海報製作:安寧
在我國古代,冬至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節日,又稱亞歲、冬節、長至節等。冬至一來,年關將至,外出的人要回家過冬節,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冬至是陰陽二氣交替的時節,由國慶結合民間傳統和養生專家的建議提示,此階段養生的重點是養心,注意戒怒戒躁,保持良好心境;作息方面宜早睡晚起,避寒就溫;飲食方面宜溫熱柔軟,忌生冷堅硬;鍛鍊時要動靜結合,以微微出汗為度。
轉自:新華視點
來源: 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