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辨綠松石是不是注膠(揭秘綠松石的沁膠)
2023-04-24 00:55:11 1
「沁膠」也叫「蘸膠(現在更為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微沁』,即輕微沁膠)」,就是把綠松石的原料或者半成品,放在環氧樹脂裡浸泡一定時間,對綠松石的結構進行加固,這樣做是為了增加出成品率,並提高成品的賣相。這是綠松石的一種傳統加工工藝,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廣泛應用了。
很多綠松石原石的硬度不夠、顏色不好,或者內部有泥線,如果直接加工的話,成功率會很低,必須進行處理。具體的做法是:先將綠松石放進烤箱內烘烤,去除綠松石內部的水分,然後把綠松石浸泡在一種無色的環氧樹脂裡,等到綠松石完全吸收了樹脂後,再放進烤箱內加溫,使樹脂固化。
這種做法的隱蔽性很高,基本看不出與原礦的區別,即使是行家,也需要上手細細查看才會發現。「刷膠」的綠松石成本低、賣相好、隱蔽性高,因此市場接受度很高、銷售火爆,目前市場上很多聲稱「原礦」的綠松石,實際上都是這樣刷膠的產品。很多工廠,即使是在加工優質的綠松石原料時,為了防止拋光環節出現問題,也會有備無患地先刷一層「502膠水」。
」沁膠」和「刷膠「這兩種工藝,提高了綠松石的硬度,使綠松石更易於加工利用,一定程度上說,節約了資源,佩戴起來也更加美觀。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夠算是」天然原礦綠松石「,但是,這兩種工藝都沒有從本質上改變綠松石的性質,算是給綠松石進行了一次「美容」,對於普通玩家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注膠」也叫「加膠」或者「灌膠」,它和「沁膠」「刷膠」有本質性的區別。如果說「沁膠」和「刷膠」是給綠松石美容,那麼「注膠」就是給綠松石「整容」。
在綠松石礦口挖掘出來的礦石,大多數是硬度、密度、顏色均不達標的「面松」,業內人稱作「白料」或者「泡料」。這種料子顏色很淡,質地極為鬆軟,像石膏一樣,這樣的料子是沒有人要的,但是又不可能扔掉,總要想辦法加以利用,於是就出現了「注膠」這樣一種優化方法。
「注膠」的具體做法是:將綠松石和有色的樹脂放在密封的壓力罐內,用真空泵抽出空氣,使綠松石吃透這種有色的樹脂。這樣一來原本是顏色淡、硬度低、像石膏一樣鬆軟的「泡松」搖身一變就成了色澤鮮豔、均勻的「高檔綠松石」。
經過「注膠」的綠松石,盤玩之後是不會變色的。這種優化品已經從本質上改變了綠松石的性質,因此並不具備收藏價值。
如果您喜歡綠松石可以加微信VIP566,和小編直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