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開源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開源發展迅猛勢不可擋)
2023-05-20 15:54:43 1
關於開源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武延軍開源發展可圈可點並非只是今年的事最近幾年,開源領域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關於開源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開源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
■武延軍
開源發展可圈可點並非只是今年的事。最近幾年,開源領域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例如,RISC-V開源指令集及其生態的快速崛起。這與上世紀90年代初Linux誕生一樣。當時,UNIX和Windows是主流,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今天以Linux為內核的作業系統已經遍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人們每天使用的App,超過80% 概率是運行在以Linux為內核的安卓作業系統上,而且,支撐其業務的後端伺服器上運行的作業系統很大概率也是Linux發行版。所以,今天的RISC-V也同樣可能被低估,認為其不成熟,很難與ARM和X86抗衡。但也許未來RISC-V就像Linux一樣,最終成為全球範圍內的主流指令集生態,產品遍及方方面面。
僅2020年,RISC-V International(RVI,RISC-V基金會遷入瑞士之後的新名稱)的會員數增長了133%。其實RVI遷入瑞士這件事情本身也意義重大,是一次開源領域面對大國競爭保持初心不「選邊站」的經典案例,值得全球其他開源基金會參考。
在國內,2019年底,華為公司牽頭,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麒麟軟體等參與的openEuler作業系統開源社區正式成立。在短短的兩年內,社區已經匯聚了7000名活躍開發者,完成8000多個自主維護的開源軟體包,催生了10多家廠商的商業發行版。這是中國基礎軟體領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根社區」,雖然與20多年歷史的Debian、Fedora還有差距,但邁出了重要一步,對學術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創新來說,終於有了國內主導的、可以長期積澱的新平臺。
同時,華為在遭遇安卓作業系統GMS(谷歌移動服務)海外斷供之後,推出了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並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下啟動開源項目OpenHarmony。目前OpenHarmony短時間內已經吸引了國內眾多廠商參與,也側面反映了國內產業界對新一代萬物互聯作業系統的旺盛需求。儘管其在生態規模和技術完整程度方面與安卓仍有差距,但畢竟邁出了打造自主生態的第一步。
開源的迅猛發展,也為相關法律法規提出了新的要求。當谷歌與Oracle歷時10年的關於Java API侵權官司落下帷幕時,儘管谷歌勝訴,但法官判決理由只是承認使用相同API接口屬於「合理使用」。這相當於為原始碼合理使用劃定了一個邊界,即合理使用僅限於接口,一旦深入到接口的實現代碼,則需要遵守相關許可。這對開源智慧財產權的法律界定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今年5月,《2021中國開源發展藍皮書》重磅發布。它不僅系統梳理了我國開源人才、項目、社區、組織、教育、商業的現狀,並給出發展建議,而且為國家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制定開源政策、布局開源戰略提供參考,為科研院所、科技企業以及開源從業者提供更多的案例參考和數據支撐。
而不論是開源軟體向圍繞開放指令集的開源軟硬體生態發展,還是開源有嚴格的法律邊界約束,抑或是國內龍頭企業正嘗試通過開源探索解決「卡脖子」問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眾多案例都指向一個方向——開源趨勢不可阻擋。因為它源自人類分享知識、協同創造的天性,也是人類文明在數字時代薪火相傳的重要模式。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開源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開源軟體供應鏈安全的問題。這裡的安全既有傳統意義上軟體質量、安全漏洞的問題,也有開源軟體無法得到持續有效維護的問題(如OpenSSL在出現HeartBleed問題時只有兩位兼職維護者,log4j出現問題時只有三位兼職維護者),更有大國競爭導致的「斷供」問題(如GitHub曾限制伊朗開發者訪問)。隨著開源軟體向GitHub這類商業平臺的集中,這一問題會更加突出,甚至演變為重大風險。開源軟體這一本應屬於全人類的智慧資產,可能變為實施「長臂管轄」的武器。為了避免這一問題,開原始碼託管平臺、開源軟體構建發布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需要「去中心化」。世界需要多個開源軟體基礎設施,以最大程度消除政治力量對開源社區的威脅。
對於中國來說,隨著開源軟體成為眾多科研、工業等重大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撐部分,開源軟體本身也要有一個基礎設施,具備代碼託管、編譯、構建、測試、發布、運維等功能,保證開源軟體供應的安全性和連續性,進而增強各行各業使用開源軟體的信心 。未來,核心技術創新與開源貢獻引領將成為國內企業發展的新動力,或將我國開源事業推向另一個高潮。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