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只會對自己的親人好(我們正在變好親人你可知道)
2023-04-20 05:35:12 1
新華社西安2月15日電 題:「我們正在變好,親人你可以知道?」——陝西百餘名服刑人員踏上春節離監探親歸途
新華社記者 陳晨、李浩
汽車開動,兩邊的景物快速向後飛去。31歲的小海(化名)坐在後排,專注地打量著車窗外略感陌生的一切。曾經熟悉的街景,在他的記憶裡「中斷」了三年。
「那是共享單車吧?我在新聞裡看過。」小海與妻子相視一笑,又緊緊握住她的手。當窗外的景色越來越熟悉,家更近了,小海變得有些侷促。「我離開那年兒子才3歲,他還認得我嗎?」「媽媽一定老了許多吧……」
這一天是2月14日,農曆臘月二十九,距離舉家團圓的除夕夜還有一天。
小海是陝西的一名服刑人員,這是他入獄後即將迎來的第三個春節。3年前,他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獄4年3個月,從此與家人一牆之隔,兩個世界。
與往年不同,今年春節小海被獲準離監探親。陝西監獄系統在時隔多年之後,重新啟動了這項工作,監獄管理部門希望以親情的溫暖激勵服刑人員努力改造。臘月二十九這天,在陝西的20所監獄,近百名服刑人員陸續回家過年。
被獲準離監探親要經過極為嚴格的審核。按照陝西省監獄管理局的要求,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服刑人員必須「一貫表現良好」,並獲得監區民警、家庭所在地派出所、居委會等的一致同意方可離監。職務類犯罪、金融類、涉黑類、毒品類罪犯等不在允許範圍之列。
在小海服刑的陝西省黃陵監獄,他是僅有的2名幸運者之一。監區民警說,小海樂觀開朗,思想上進,在監獄內積極改造,各項表現都很好。
就在小海踏上歸途的一刻,百裡之外渭北高原的家中,大姐和大姐夫已經做好了一桌團圓飯。小海年逾古稀的母親不時倚門張望,忍不住紅了眼眶。家中被裝點了一番,老人卻執意將門楣空下,他要等小海回來親手貼上春聯。小海6歲的兒子浩浩(化名)在村口跑來跑去,雖不說話,可眼神裡寫滿期待。
這個春節,小海將擁有6天的「自由」。陝西獲準離監探親的服刑人員必須在正月初四返回監獄。在此期間,他們每天要接受監獄管理人員的遠程點名,且不得離開探親地,不能飲酒、賭博和駕車。
對小海而言,短暫的「自由」已屬難得。兩周前,得知能回家過年時,他激動地多次失眠,一下子瘦了8斤。回家前一天,他還拿出夾在日記本裡的家人照片看了又看。對著照片中兒子的背景,他推算出浩浩現在該有1米2高了。「是個小男子漢了!」
每到這時,一貫樂觀的小海便會心生痛楚。「只有在失去自由之後,才會懂得親情和團圓的珍貴。人一定要好好生活,帶著責任感去活,千萬不要觸犯法律。為了能讓兒子健康成長,能給母親盡孝,能盡到丈夫的責任,我一定要努力改造,爭取早日回到親人身邊。」
比小海更早到家的,是他為親人寄出的一份年貨。按照陝西監獄系統「讓親情回家」系列活動的安排,春節期間,全省所有服刑人員的親人都會收到一封家書、一份年貨和一封監獄警察的來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跌倒了爬起來!」一些服刑人員家屬感情真摯的回信,也陸續寄回到高牆之內。
從監獄到家的路不過百餘裡,車子緩緩駛入村口。近鄉情怯,小海向家的方向張望,親人已經出現在目光盡頭。他加快腳步上前,給了母親和姐姐一個輕輕的擁抱。「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團圓!」一家人笑中帶淚。籠罩著這個家三年多的憂傷,在這一刻暫時消散。
熱氣騰騰的包子和饅頭上桌,久違的熱絡在農家小院重現。此時,記者輕輕掩門離開,把團圓的溫情時刻,留給難得團聚的一家人。
「我們正在變好,親人你可以知道?」離監探親是激勵罪犯向好改造、提高改造質量的有效手段。陝西省監獄管理局局長高濤說,讓服刑人員回家過年,感恩溫暖、擁抱親情,是希望通過家庭與親情的感召,幫助他們將對過去的深切悔恨、對未來的美好嚮往,轉化為努力改造、重獲新生的動力。
按照司法部的統一部署,今年春節,全國有25個省(區、市)的監獄開展離監探親活動,300所左右監獄的約1300名服刑人員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