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當地特色的安徽結婚風俗
2023-04-20 16:43:21
婚禮是男女之間建立婚姻關係的一種必要儀式,每一個人的一生醫保只有一次婚禮,所以很多地區對於婚禮的舉行都十分重視。在安徽文化中,由於當地濃鬱的民族地方氣息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婚姻習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深入了解安徽的婚姻習俗吧。
託媒提親
當男女雙方到婚齡時,雙方家長認為門戶相當,男方可委託媒人向女方提親,也有女方向男家提親的。媒人要由「全福」之人擔任,要求是雙數二至四人為宜,即所謂「四大媒紅」,其中有主媒和陪媒。媒人提親,主要介紹雙方情況,談論男方或女方時大都有誇大喧染之處。俗話說:「媒人不扯謊,坐下沒得講」。又說「會做媒的兩頭瞞」,「十媒九謊」,「媒婆」一張嘴,會吹又會哄「等等。這些騙局,常坑害不少青年男女。託媒提親,稱為」起媒「或」起紅「。
合八字
提親後,將男女雙方的生日,年月日時等和生肖,由家長寫在草紙上,由媒人轉交對方,再由算命人推算,合婚是否犯「衝剋」,如所謂「火克金」;「雞不能配猴」、「雞見猴,夜夜愁」;「龍不能配虎」說「龍虎相鬥」不吉利。還有「男屬羊,抖抖忙,女屬羊,守空房」「鼠馬相衝」等等。
如犯「衝剋」,即使兩相情願,則不能結親。這是江湖術士的五行生剋之說,來判定男女雙方的婚姻大事。這對婦女則極為不利,如女方屬虎,則所謂「主殺夫」、「主殺公婆」之命。被視為「八字」不好,就在婚事上設置了一道嚴重的障礙。故女方家族往往買通江湖術士改出生時間,變「相衝相剋」為「相生相旺」。
因有「十女九不真」的說法。合「八字」後,男女雙方的婚事就可初步定下來。在皖南績溪一帶,合八字後,男女生辰八字用紅紙寫好,謂之「紅書」,雙方互送一份,各放在自家的「灶神」面前,經過三、五日,如家中平安無事,便認為婚事已得到家神的默許。
相親
合八字後,由媒人與女方家長約定,擇日由媒人陪同求親男子到女家,拜見女方父母長輩,讓女方家長親自看到男方的外貌、風度、見識修養,以及家庭情況等等。男女雙方也可乘機偷覷一眼,不能直接晤談。
相家
由媒人帶女方本人到男家,和男方父母見面。相親是由女方父親接待查詢,相家就由男方母親唱主角了。男方母親邀該女到內室探詢,細心觀察她的衣鞋和裝飾,以測定她的針線功夫和衡量品性。女方則藉此細察男家的屋宇和陳設,尤其是新房中的家具的設備,這是涉及男女兩方今後共同生活的直接利益。皖西一帶,女到男家,男方父母看了滿意,便以糖水代茶,還要添幾樣葷菜,招待吃飯,臨別時饋贈見面禮。如女方喝了糖水,吃了酒飯,受了錢物,就顯示女方已完全同意。
過庚
又名傳庚、傳帖、下定。男女雙方同意婚事後,就要辦理訂婚手續,所謂過庚帖,庚帖又名紅綠簡、鴛鴦書、允求書、小書子,是詳載男女雙方姓名、生辰八字以及雙方父母姓名的喜帖。最早的庚帖還得寫上祖宗三代的姓名。喜帖的格式:外用大紅封套,內裝大紅單帖和大紅全扣各一紙。全扣封面、封底印上龍鳳呈祥的金色圖案。
男方在單帖正中寫上」恭求「二字,下款寫」姻教弟×××偕室×氏頓首再拜。女方則寫「敬允」二字,下款稱謂相同。全扣折三疊,當中一疊正中寫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稱「乾造」,女方稱「坤造」。故男又稱「逑書」,女方又稱「允書」。
封套正中,還要寫上「百年秦晉憑紅葉,一路榮華到白頭」,「天成佳偶,永結同心」等吉祥語句。過庚由雙方商定吉日,上午由男方填好「逑書」,放入庚帖盒內,備辦彩禮,請媒人送至女家。女方隆重接待;填好「允書」以後,連同「逑書」放進庚帖盒,陳放堂屋的香案上,點好香燭,燃放鞭炮,由女方父親先向祖靈行跪拜禮,後向媒人行拱手禮,以表謝意。然後請媒人入席,宴會畢,媒人攜庚帖盒返回男家,女方亦回贈禮品。
男方亦設宴隆重謝媒,跪拜祖先時,男本人得隨父親向祖靈行禮,並向媒人行大禮。「過庚」完成之後,雙方婚事就正式定下來了。
下聘禮
又稱「過禮」、「行聘」,古時稱「納採」。男女雙方訂婚之後,接著就要下聘禮,男家擇吉日正式向女家饋贈彩禮。這是傳統婚俗中的重要禮節,婚事成敗,往往取決於此。皖西南一帶,事先通過媒人,由男女兩方家庭協商,討價還價。女方同意後,男家開出禮單,載明禮品的品種與數量,託媒人送交女家,或於送禮品時附入喜柬之內。
男方下聘禮品與女方陪嫁妝奩有直接聯繫。受禮者在女方舉行婚禮時,都要贈送新娘衣物,俗話說「吃了餅子,套了頸子」。男方送禮的同時,要送女方衣服若干套)。
下聘時,要附送喜柬(或拜帖),喜柬用紅紙封套,內裝紅箋,一般要十封喜箋,曰「全柬」,有固定格式。如給女方父親的,上書「大德望尊親家某府某某先生閣下」,下書「姻教弟某某頓首再拜」,另附禮單註明品種和數量。
聘禮備齊後,裝入抬箱(贈送禮品的專用「凹」字形抬箱)和籮筐內,上面放柏枝、紅棗、桂圓、花生等象徵吉祥的什物。抬箱、籮筐外都要貼上紅紙寫的「喜」字,請媒人及腳夫送到女家,女家放炮竹迎接,並給抬工紅紙包。如女家住大村子裡,還要將新娘衣服、飾物陳列堂屋,供賓客鄰居觀賞。
下聘後,凡不在當年結婚的,以後男方每年還要給女家送三節禮,即於端午、中秋、春節給女方父母送四色禮。
選定婚期
又稱「擇日子」、「擇吉」、「報日」,也叫「過大書子」。由男女雙方商定,請「算命」先生擇定辦理婚事的喜日。傳統婚禮極重視選定「黃道吉日」;所謂「黃道吉日」,是依據星命之說,把日子分為建、滿、平、收(黑道日)、除、危、定、執(黃道日)、成、開(非黃黑道日)、閉、破十二種,按天輪迴。
一般是如果找不到人擇吉,就選定雙月雙日,但三十日「盡頭日」,不能用。另外,各地所擇日期,都是兩個日子,上半月一個日子,下半月一個日子,供女方母親挑選,意在避開新娘的月經期,選擇吉日,儘管含不少迷信雜質,而都是反映群眾心理,體現了對新婚夫婦同偕到老的良好祝願。婚期選定後,用紅紙寫好,男家備四色禮,請媒人送達女家,雙方即忙於婚禮的籌備了。
關鍵詞: 具有 當地 特色 安徽 結婚 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