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徵程擔當實幹奮勇爭先(新起點譜寫新篇章)
2023-04-19 22:41:03 2
在新徵程擔當實幹奮勇爭先?青海新聞網訊 宏圖繪就,只爭朝夕,青海的發展已經掀開新的篇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在新徵程擔當實幹奮勇爭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在新徵程擔當實幹奮勇爭先
青海新聞網訊
宏圖繪就,只爭朝夕,青海的發展已經掀開新的篇章。
《政府工作報告》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在青海的具體體現,努力滿足人民為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號角吹響,風起揚帆正當時。西寧四區三縣從當下出發,謀劃實施以「四個扎紮實實」「四個轉變」「四化同步」「四個更加」「四種本領」為主抓手的「五四」戰略,奮勇當先,為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而努力奮鬥! (作者:榮麗君)
擘畫新時代幸福大通新藍圖
省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大通縣委書記 宋晨曦
認真聆聽了王建軍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從六個方面客觀總結過去五年成績,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實事求是、鼓舞人心。《報告》安排了未來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四個扎紮實實」「四個轉變」「四化同步」「四個更加」「四種本領」為主抓手的「五四」戰略,彰顯了本屆政府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態度、有為的政治擔當和務實創新的作風。
我將珍惜這次開會學習的機會,認真完成大會安排的各項任務。回去之後,將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把這次會議要求在大通落實落細。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縣「摘帽」目標,確保不讓一個群眾掉隊,與全國人民一道如期實現決勝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實施好美麗鄉村建設。利用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的重大利好政策,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工作,加快推動現代農牧業發展。三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將通過深入分析縣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找準發展著力點,加快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為全縣工業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四是繼續保護好生態環境,確保全省的水源涵養地、西寧的北部生態屏障安全,爭當綠色發展樣板城市排頭兵,建設好幸福大通。(作者:榮麗君)
在鄉村振興上下功夫求實效
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副主席、湟中縣委書記 李曉舸
《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主題鮮明,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是一個催人奮進的報告,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切實把鄉村建設作為湟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在鄉村振興上下功夫、求實效,推動縣域協調高質量發展。
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政治保障,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鞏固黨組織在農村各項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實行「支部 」帶動發展模式,聚集各類經濟能人到黨組織中來,推動黨組織參與到經濟建設發展中去,切實以黨建帶動匯聚農村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發展築牢經濟基礎,重點支持以農民合作社為主體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建設更多像「卡陽」「千紫緣」那樣的產業特色鮮明、多功能融合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更多像多巴玉拉千棟溫室基地、中藏藥材產業園那樣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園,做大以鄉村旅遊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鏈價值鏈;協調生態生產生活,為鄉村振興發展打造宜居環境,堅持將綠色導向貫穿於各項產業發展全過程,推動田園、產業、文化、環境的聯動塑造,努力建設融合人文景觀、承載田園鄉愁、展示現代文明的特色田園鄉村。(作者:王瓊)
推動湟源在新起點實現新發展
省人大代表、湟源縣委書記 馬建立
1月25日上午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令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報告通篇貫穿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以「四個轉變」推動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的治青理政思路,充分彰顯了更加堅定的政治自覺,更加自信的發展勇氣,更加明確的規劃措施,更加真摯的為民情懷。
站上新起點,實現新作為,湟源縣將切實加強黨對各項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貫徹落實好「五四戰略」,完善措施,狠抓落實,敢為人先,實幹善成,推動縣域發展再上臺階。一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旗幟鮮明講政治,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黨的建設新成效奠基各項事業新發展。二是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緊盯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圍繞與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不折不扣完成責任書、兌現軍令狀,取得更高質量的脫貧成效。三是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政治責任、民生責任、發展責任,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和大氣、水體、土壤環境汙染綜合預治,加快生態資源高效利用和優勢轉化步伐,不斷鞏固和延伸「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成果。(作者:張弘靚)
洋溢著深厚的執政為民情懷
省人大代表、城東區委書記 何明星
《政府工作報告》緊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攬,以鼓舞幹部群眾,凝聚各方力量為目標,客觀總結去年工作,深入分析了全國、全省目前形勢,全面部署了今年工作任務。既貫徹了中央要求,又回應了群眾期盼;既有遠景規劃,又有近期目標;既注重挖掘省內優勢、增強發展實力,又注重擴大開放,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通篇洋溢著深厚的執政為民情懷,說出了我們基層群眾的心裡話,是一篇指導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行動指南。
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後,作為西寧團來自基層的黨員代表,我完全贊成這個報告!作為基層幹部,我深感振奮!作為省會西寧的東大門,城東區會後將認真學習傳達省委全委會和省「兩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踐行「兩個絕對」,按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中城區的定位、職責和任務,進一步找準位置、理清思路,統一思想、主動融入,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省委、市委全委會精神統攬全局、謀劃工作,切實做到「三產興區、生態立區、民生富區、團結盛區、改革活區、黨建強區」。著力推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城區綠色發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全面加強黨的基層基礎工作。(作者:徐順凱)
繼續譜寫好「幸福西寧」中區篇章
省人大代表、城中區委書記 石鑫
《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今後開展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舞了鬥志、提振了信心,我們將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在新的起點上持續推進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幸福西寧中區篇章的譜寫進程。
一要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上走在前列。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十進」活動,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從機關向基層、幹部向群眾、黨內向黨外延伸,將學習成效逐步轉化為開創新局面的實踐成果。二要在強化黨的建設上走在前列。對照「兩個絕對」要求,以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為關鍵,充分發揮巡察「利劍」和推進監察體制改革試點作用,馳而不息「糾四風」,為中區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三要在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上走在前列。圍繞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逐步形成生態文明引領、資源高效利用、產城融合發展的綠色循環經濟體系。同時,有序推進生態治理與修復,努力建設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首善之區,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之城。四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走在前列。堅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制,促進就業創業,促進「健康中區」建設,推動各類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向貧困群眾傾斜,不斷提升社區社會化服務水平,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肖芳)
以新姿態開創建設幸福西區新局面
省人大代表、城西區委書記 劉浩年
《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一脈相承、高度契合,是一篇旗幟鮮明、政治堅定的好報告,為我們理清了發展思路,堅定了發展信心。我們將第一時間把報告精神傳達到基層,認真學習貫徹。
站在新的起點上,城西區將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忠實踐行「兩個絕對」,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四個轉變」作為推進「四個扎紮實實」的方法路徑,進一步增強學習和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本領、依法施政和群眾工作本領、抓落實和駕馭風險本領,全面踐行「五四」戰略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以新姿態開創幸福西區的新局面:精心謀劃實施民生工程,統籌抓好各項改革舉措落地工作,著力推動民生問題優先解決、民生工程加快實施、惠民政策全面落實,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推動經濟穩中求進,以打造全省高端現代服務業發展核心區為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培育追趕超越新動能;爭當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的排頭兵,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城區建設的全過程,把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多的綠色福祉,努力推動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幸福西寧建設在西區取得突破性進展。(作者:施翔)
以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民生
省人大代表、城北區委書記 趙寧軍
聆聽了王建軍省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受很深、備受鼓舞。報告對未來五年發展做了總體部署,站位高、邏輯性強、思路清晰、方向明確。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我從內心完全贊同,在思想上堅決擁護,在行動上自覺落實。
報告為我們打開了工作思路、明晰了工作方向、增添了工作動力。我們將全面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實質,推動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落實落地。
一是,忠實做學習宣傳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實踐者。全面落實「四個扎紮實實」、著力推動「四個轉變」,把促進北區發展的實事一件件往深裡做、往細裡做、往實裡做。緊緊圍繞打造「雙創」聚集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真正使創業創新成為轉型發展的主動力和經濟工作的主旋律。二是,全力以赴做好民生工作,將全區財政支出的80%以上優先用於保障民生。目前,北區3669套棚戶區改造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6546套棚改綜合整治項目已基本建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社保體系不斷完善。加快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的融合發展,打造「3 1 N」健康服務團隊;建成省市區三級創業創新孵化器15個,吸納690家創新型小微企業入駐,帶動就業1.62萬人。三是,發揮基層黨組織功能強化社會治理。加強農村、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創新和豐富形式和手段,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則和清單,採取「三社聯動」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公共服務的總量,儘可能為居民提供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公共服務。(作者:芳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