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講的九眼泉的故事(一口古泉一位老農)
2023-04-20 07:45:07 2
漢川市南河鄉北部
眾峰林立
在山巒疊嶂的泐山中
有一山泉
名叫觀音泉
歷經幾百年滄桑
觀音泉裡的水仍源源不斷
古泉有幸
有一位60多歲的村民
21年風裡來雨裡去
用心默默地守護它
日報君今天要跟親粉們分享的正是
這位老人與一口古泉的故事
小編帶你一起
聆聽美麗的傳說
尋找背後的故事
古泉名為觀音泉
六旬守泉人何雙星講述古泉由來
初冬時節,陽光暖暖,記者慕名來到觀音泉。在泐山的半山腰,幾位村民正在清理磚瓦,這是原來的業集老林場辦公樓,因年久失修拆除而重新修建。一位老人忙於清理兩口泉周邊的磚渣,小心翼翼地擦洗泉口。老人名叫何雙星,今年63歲,是南河鄉同裕村人。聽記者說明來意,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計,跟記者攀談起來。
老何在清理泉周邊的磚渣
何雙星講述道:
「傳說,李密(隋唐時期群雄之一)坐船來玩的時候,船停泊在泐山邊。他上山遊玩的時候,發現這裡有兩個洞,有水一直在流,便說這裡必定是泉眼。」
觀音泉既然以觀音命名,當然就與觀音菩薩的傳說有關。民間傳說此地有石身觀音壁立泉上,手中的淨瓶噴出兩股水柱,一清一濁,清水賑濟人間良善,濁水洗淨塵世汙垢,清代同治《漢川縣誌》記載:"此泉歲嘗一洗,洗出如脂,久始澄清,東清西濁",古人有詩曰:"不通汝漢不通淮,一滴清泉何處來,想是瓶中清靜水,忽從地湧上蓮臺"兩說均涉及觀音菩薩,為觀音的命名作了注釋。
觀音泉有兩個泉眼
一清一濁,涇渭分明
記者發現,觀音泉有兩個泉眼,同時湧出泉水,一清一濁,兩水匯合,涇渭分明,絕不相滲。
「一清一濁的來源不同。為什麼有一清一濁,是因為兩個水的來源不同,就是地殼變化產生兩個裂縫。前些年,湖北省地質勘測大隊水工隊在這裡來勘測了一個禮拜,查明濁泉和清泉緣於兩個裂縫。那個裂縫從宜昌到荊門這個山脈裂過來的,我們這個山腳在300米以下,300米以上都是返水石,就是比砂的密度大,不滲水,水不往下流,它往上返。」何雙星滔滔不絕地介紹。
觀音泉
泉水養育著一方百姓
老何承擔起觀音泉的保護工作
觀音泉的泉水養育著一方百姓,何雙星從小生活在泐山腳下。成年後他隨著打工潮外出打工,於1997年回到家鄉,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起了觀音泉的保護工作。
「每個星期都要大清洗一次,主要是清洗山上衝下來的水帶來的渣子,還有山上掉下來的樹葉,以及一些人為的汙染。」何雙星介紹。
不管嚴寒酷暑,風打雨淋,老何只要有空,就會上山看看古泉有沒有被汙染或破壞。春夏季節,來山上玩的人很多,老何經常在古泉旁給遊客、青少年、取水市民宣傳保護古泉的重要性,發現有不良行為者,就對其進行教育制止。他還定期對古泉周邊環境進行清理,併到附近村莊宣傳《環境保護法》、《水法》,保護好觀音泉成了老何晚年生活的一部分。
觀音泉一帶是革命的搖籃。當年叱吒風雲的紅二十五軍政委王平章在這裡建立了根據地與敵周旋。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這裡的沃土,聳立在觀音泉西麓的烈士塔就是最好的見證。
觀音古泉遺址
「不保護好古泉對不起先人,我在這裡生活這多年,就是為了保護古泉。我現在身子骨還算硬朗,我要一直守到老。」何雙星質樸地說道:「觀音泉自發現到現在已經幾百年了。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用大理石為古泉砌成一個剖面,把遺址的來歷標在上面,人們來旅遊就一目了然。同時也希望有單位能對古泉進行開發保護,以便更好地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