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鑑評級出新標籤了嗎(經過申標評級的品種都有收藏價值嗎)
2023-04-20 10:11:16
隨著"收藏"定義的變化,部分收藏者及評級公司在利益的驅使下,許多價值存疑的"品種"被申標評級,擾亂了收藏者的思緒,破壞了收藏市場生存法則。但是普通收藏屬於民間行為,歷來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部分申標的"品種",是否有值得推敲的理論支撐和收藏價值呢?這些品種的所謂"特點"是怎麼回事?細心研究這些品種,大多數目標都集中在票券的圖案、油墨、螢光、紙質和印刷上,找出同一版別票券的細微差別,實際上這些微小差異屬於正常範疇。
同一版別的同一面券種,由於不同時間、不同印鈔廠、不同批量印刷,票券圖案相同但顏色有差異。
冠號形體和位置差異冠號是票券印製好後才列印上去的,由於號碼機的字體、顏色的差別,致使同一版別票券之間也有差異;也有的人工打碼造成重油墨、跳號和號碼上下跳動等現象。
在三版和四版中,部分面額的冠號顏色有紅色、藍色和黑色等。
底紋差異細心的人會發現同版同券種的底紋在顏色上、形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此種情況在8001券別上發現很多。
紙張的差異在同一票券中有薄紙與厚紙、普通紙與道林紙、國產紙與進口紙之分、有帶水印和無水印或水印圖案不同之分、有帶螢光劑與無螢光劑之分等。
許多紙幣在分次印製過程中採用不同的印製方法,有膠印、有凸印、有凹印等。
螢光的差異紙幣螢光分紙張螢光和油墨螢光,油墨螢光分有色螢光油墨、無色螢光油墨、磁性油墨、光變油墨、防複印油墨、珠光油墨等;紙幣螢光是印鈔紙張在製作時添加了增白劑。
纖維的差異彩色纖維是預先將一些特殊纖維染上紅色、藍色或其它顏色,在造紙過程中將這些纖維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紙張中,有的均勻的放置,有的加在紙張固定的位置;而無色螢光纖維只有在紫光燈下才能看見。如:991高密絲等。
水印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改變紙漿纖維密度的方法而製成的,它在造紙過程中就已定型,不是後壓印上去或是用油墨印在紙張表面的。紙幣有固定水印和滿版水印,有多層次水印和白水印,水印圖案有人物頭像、建築、風景、花草、數字、字母、五星和古幣等。
在紙幣收藏市場,變色螢光絲、金口1、金點銀、螢光之王-漏白、鑽石伍、金口5、山外有山、綠點銀、龍頭2、過肩碼、金點民、金巧王、變色螢光天眼等許多"特色"品種,都屬於正常幣的合理範圍,這些品種確實存在,也有一定的市場,有沒有收藏價值,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是曹流青,持續更新收藏方面的文章,歡迎閱讀點讚和評論,並加以關注。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