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及半導體行業投資前景(晶片半導體的投資機會怎麼看)
2023-04-20 17:40:20 3
隨著「國產EDA龍頭」登錄創業板,近期EDA也成為了市場最熱門的概念,半導體板塊整體也有較好的表現。新聞報導稱,EDA是半導體工業軟體皇冠上的明珠、晶片之母。什麼是EDA能科普一下嗎?
EDA的全稱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翻譯成中文是電子設計自動化。運用EDA技術形成的工具稱為EDA軟體。
EDA軟體是什麼呢?官方一些的定義是以計算機為工具,融合圖形學、計算數學、微電子學、拓撲邏輯學、材料學及人工智慧等技術,自動完成集成電路的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等一系列流程的軟體。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它是用來輔助晶片設計的工具,晶片製造的最上遊。在上世紀70年代,集成電路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晶片工程師可能只需要將設計圖畫在一張很大的白紙上就行,通過手工操作就能完成電路圖的輸入、布局和布線。但隨著集成電路的製程越來越小,晶片集成度越來越高,晶片設計開始變得越來越複雜。比如說現在主流的集成電路晶片的線寬都在幾十納米的級別,傳統晶片設計軟體都開始無法滿足日益提高的需求,於是EDA應運而生,成為IC設計不可或缺的工具。
晶片設計工程師可以使用EDA來設計晶片,包括電路的布線和性能的驗證等。好處在於,並不需要把晶片真的製造出來,只需要通過這個軟體,就可以檢測出期望的功能是不是能得到實現,如果不符合預期,還可以繼續進行修改調整。這樣做的意義是,後續流片成功的概率就可以大幅度提升。
所謂流片,是晶片設計和晶片量產之間的必備階段。簡單來說就是將設計好的方案,交給晶片製造廠,先生產部分樣品,檢測一下設計的晶片能不能用,然後進行優化。如果測試通過,就可以準備量產。
但是,流片的成本非常高,歷時至少3個月,需要1000多道工藝。據統計,14nm工藝晶片,流片一次需要約300萬美元;7nm工藝晶片,需要約3000萬美元;5nm工藝晶片,流片一次更是高達4700多萬美元。正是因為這個原因,EDA軟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EDA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嗎?
目前我國的EDA市場存在的問題就是國產化率比較低。一方面國內EDA行業的企業較少,另一方面,由於起步落後數十年,整體實力比較弱,存在先進性有限和產品不齊全的短板。因此,國產EDA屬於我國集成電路卡脖子的關鍵領域之一。
根據賽迪智庫和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我國EDA市場被新思科技(Synopsys)、鏗騰電子(Cadence)和西門子旗下的明導國際(MentorGraphics)三大海外巨頭壟斷,2020年營收口徑的國產化率不到15%。僅次於三巨頭之後排名第四的國產EDA廠商,目前的市場份額僅有6%,而且在去年6月的IPO招股書中,該公司也表示,目前既有模擬電路設計及驗證工具「尚不支持16nm及以下先進工藝設計」。
2019年開始,美國EDA軟體三大廠商相繼按照美國商務部的要求暫停了對華為的授權和更新。8月3日消息,據外媒Protocol報導:拜登政府計劃阻止中國獲得先進的晶片設計軟體,針對特定類型EDA軟體實施新的出口限制。
由此可見,EDA作為半導體產業關鍵基礎的軟體,戰略意義重大,發展自主可控的國產 EDA迫在眉睫,而且因為難度大、重要性高,所以更值得攻堅。因此,近年來政策對EDA工具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2021年11月發布的《「十四五」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立EDA開發商、晶片設計、代工廠等上下遊聯合技術攻關機制,突破針對數字、模擬及數模混合電路全流程關鍵技術」。
那麼,發展EDA的難度在哪裡呢?首先,EDA是集成電路相關知識的沉澱,是對物理世界按照物理的理解進行數學建模,這個過程需要需要大量的數據,因此產品的成熟、完善需要較長時間;其次,客戶對於新產品接受度低,一方面,更換EDA軟體工具會帶來學習成本,另一方面,在虛擬仿真階段任何微小錯誤都有可能造成晶片流片失敗,以至於成果毀於一旦,容錯率極低,於是國產的新產品缺乏工程應用場景來打磨、改善產品;最後,海外EDA龍頭與IP商、代工廠已經組成了生態圈,增加後來者趕超的難度,EDA尤其講究生態關係。
近年來,由於產業政策、投資支持、行業需求等多重利好推動,我國EDA行業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與海外巨頭差距正在逐步縮小。2020年我國EDA市場規模約93.1億元,同比增長27.7%,佔全球市場份額達到9.4%。
與此同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國產EDA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賽迪顧問統計,2020年國內EDA市場規模為66.2億,預計至2024年,我國EDA工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億元人民幣,2020至2024年的市場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近17%。
儘管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國產品牌已經在EDA點工具實現突破,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相關補貼政策、人才政策、研發政策等的催化下,未來國產EDA的市場份額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就是我們關注EDA的最重要的長期邏輯之一。也期待相關領域可以儘快取得新的突破。
如何看待晶片半導體行業的投資機會?
國證晶片指數已經橫盤震蕩一個多月了,目前還沒有突破前期的高點,主要是因為當前市場對於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是存在一定的分歧的,也是半導體跑輸新能源的原因。
比如說,前段時間有一些關於砍單的負面新聞。主因是消費電子行業整體承壓。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隨著手機滲透率的飽和,手機對半導體行業的推動作用是逐漸減弱的,包括電腦、家電對於晶片的需求也是趨於下降的。但是,此輪半導體『砍單潮』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並不是整個半導體都在『砍單』,汽車和工控領域的半導體晶片需求依舊飽滿。
雖然股價已經反映了這些利空的影響,但是對部分資金而言,還是在等待那個拐點,也就是利空出盡的時候,所以對於板塊的配置會存在顧慮。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雖然半導體行業確實是強周期的,目前也是處於全球庫存周期的下行趨勢,但是,我國半導體的投資更多是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產業周期,短期(2年)看供需,也就是所謂的庫存周期;中期看創新;而我國半導體長期的投資邏輯,還是在於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這個是不會動搖的。
消息面上,美國參議院正式通過了一項投入2800億美元的龐大法案,其中包含美國參眾兩院籌劃已久的527億美元「晶片法案」,旨在加強美國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控制。這進一步凸顯了半導體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反倒利好國內半導體企業發展。
目前來看,我國半導體產業整體處於庫存周期的下行通道、創新周期的分化階段以及國產替代的放量期。從板塊整體的角度來看,估值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壓制,但是在細分板塊仍然具備分化的成長性。
接下來的創新周期,可以重點關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的機遇。汽車智能化未來的發展是離不開無人駕駛的,背後需要強大算力的支撐,可能在控制晶片、域控制器晶片、存儲晶片、傳感器晶片和通訊晶片方面帶來大量的需求。當然長期來看,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這也是行業短期會有顛簸,但長期仍然值得關注的邏輯。
風險提示
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