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以上老農民如何養老(江幹老年人養老有盼頭)
2023-04-28 08:25:04 1
居民正在凱樂居活動室裡學習吹奏葫蘆絲。
凱西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去年被省裡評上了五星級。
高級在哪裡?上周我特地去了趟。
首先是硬體很好。影視廳裡在放越劇,沙發是軟座的,坐得很舒服,比外面電影院都不差。
彭月仙和趙招娣,都是將近90歲的老奶奶。她們倆是常客,幾乎每天上午手牽手一起過來玩,「比年輕時候還要好。」越劇一部接一部看,這一年看的,比一輩子看得都多。
大廳裡還有兩臺按摩椅,「萬把塊錢一臺」。
與其他日間照料中心不同的是,這裡還設了一處兒童遊樂區,讓帶小孩的老人,也能走進來。
軟體方面,中心給老人們排了張「課程表」,比如今天是測血壓,明天上午有艾灸服務,下午是健身活動,到了星期五,還有中醫按摩和小手工活動。
在江幹,日間照料中心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全區範圍內已經有116家,基本實現15分鐘服務圈全覆蓋。
未來又該何去何從?
江幹最新編制的養老服務業「十三五」規劃裡,提出了一串數字「95510」。可別小看這串數字,它意味著江幹未來的社會養老服務總體格局——95%老年人實行居家養老,5%的老年人選擇機構養老,10%的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養老服務補貼。
每個街道建一家失能失智老人照料綜合體
健全老人平日裡可以去日間照料中心或者老年活動室,享受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可是臥病在床,甚至失能、失智老人,又該怎麼辦?
「居家養老發展至今,這方面的確是痛點。」江幹區民政局負責人說。
最新拿出的規劃裡,著重強調了這一點,「推進失智關愛工程,各街道建立或升級一家600平方米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在他看來,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江幹打算,每個街道挑一家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改造升級。「這裡就是一個綜合體,裡面可以幫助老人洗澡、洗衣服,還能助餐,就是照料他們吃飯。當然,也有日託、周託等多項選擇,真正為困難人群服務,為這樣的家庭提供『喘息式』服務。」他說。
通過資源整合,把部分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轉型為多功能綜合的社區微型養老機構,實現區域服務輻射。
除此,日間照料中心除了照料還不夠,未來還要加上護理。
「構建老年人心理慰藉體系,將江幹已經做得很先進的『醫養護一體化』建設,真正落腳到社區。」該負責人說。
推廣「養老物聯網」
「網際網路 」背景下,養老也要智慧。
在閘弄口街道,前兩年已經建了一個「智慧養老信息中心」,為轄區老年人提供24小時服務。
智慧養老怎樣實現?
街道給老人準備了一套「居家寶」,即老年人生活服務的電子設備,包括煙感探測器、煤氣探測器、紅外人體感知儀、隨身緊急按鈕、綜合報警主機5個設備。
比如紅外人體感知儀,除了防止火災、煤氣洩露等基本功能外,還能通過紅外線進行實時監測,如果老人在家中超過12小時無行動跡象,就會即刻向信息中心平臺報警。
還有綜合報警主機,就是一臺電話機,可以直撥子女或親屬號碼,也可以直接找中心求助。萬一出門遇到緊急情況,按一下隨身緊急按鈕,10秒鐘內,信息平臺及子女家庭電話會同時接到報警。
中心運行兩年,已經接到9177起報警,其中預防並處理了14起報警事件,防患於未然。
未來,江幹要將這樣的「養老物聯網」推廣一下,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實現點對點精準化、數位化的為老服務。
(杭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