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的小故事(齊國寓言故事)
2023-04-28 18:14:44 1
勸誡篇————社稷之臣
【原文】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晏子侍於景公,朝寒,公曰:「請進暖食。」晏子對曰:「嬰非君奉饋之臣也,敢辭。」公曰:「請進服裘。」對曰:「嬰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辭。」公曰:「然夫子之於寡人何為者也?」對曰:「嬰,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謂社稷之臣?」對曰:「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別上下之義,使當其理;制百官之序,使得其宜;作為辭令,可分布於四方。」自是之後,君不以禮,不見晏子。
【故事】
晏子陪侍在齊景公身旁,早晨天氣很冷,景公說:「請端來熱飯菜。」
晏子回答說:「我不是伺候您吃飯的臣子。」
景公說「請給我穿皮襖。」
晏子回答說:「我不是給您鋪褥子穿衣服的臣子。」
景公說;「那麼,您在我身邊是幹什麼的呢?」
晏子回答說:「我是國家的臣。」
景公又問:「什麼是國家的臣?」
晏子回答說:「國家的臣,服務國家,分別上下尊卑的禮義,讓它合理;安排百官的等第次序,讓它適當;制定外交辭令,可使用於四方諸侯國。」
從此以後,景公不再違禮,不再隨便指使晏子。
【簡析】
「社稷之臣」指身負國家重任的大臣。
在這裡,晏子明確提出君臣並非主奴,人臣在於為國家服務,而不是為人君私人服務。晏子這種區別君主和社稷,區別君臣和私人主奴的觀點,無論是在先秦時代,還是在整個封建時代,都是石破天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