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燕子不進窮人屋呢(燕子不進苦寒門)
2023-04-28 10:44:59 1
文/當年一木
俗話說「燕子不進苦寒門」,這是為何?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
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經寫過一首詩《烏衣巷》。裡面描述了燕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王謝,指的是西晉時期的名臣王導、謝安,這句詩講的就是,燕子以前都飛進有錢人家,如今那些名人家族落敗了,豪宅成了破舊的茅草屋,燕子依然在那裡築巢。
在農村,就有一句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很多人好奇,燕子為什麼不進苦寒之門?燕子又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呢?
其實,燕子這麼做,並非是因為燕子「嫌貧愛富」,而是跟燕子的習性,以及苦寒家庭的房屋結構有關。
大家都知道,燕子是候鳥,每年冬天都到南方過冬,天氣暖和了又回到北方。而燕子要居住,就必須要築巢,這就得要求有很好的屋簷,陰涼通風,並且要有光亮,這樣才會吸引昆蟲來,燕子就好覓食。
但是,在古代,苦寒之家往往房子很破爛,有些人甚至連瓦房都沒有,住的是茅草屋,比如晚年的杜甫,就是住的茅草屋。這樣的惡劣條件,遮風擋雨的屋簷都沒有,人住都很潮溼,燕子當然不願意住這裡了。
再加上苦寒人家,飯都吃不飽,燕子在這樣的地方築巢安窩,只不過是給窮人「加餐」而已。當然,燕子的蛋,也是很好補品,窮人可是很喜歡呢。
相反,如果是在富裕人家,沒有生存壓力,不會去打擾燕子,人與燕子能和睦相處,並且房子環境好,屋簷高大,有利於燕子繁衍後代,燕子當然喜歡在此築巢。
所以說,燕子還是很聰明的,為了自身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無意中居然還能鑑證貧富區別,久而久之,人們約定成俗,就有「燕子不進苦寒門」的說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