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一日一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
2023-04-28 08:03:55 1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注釋】
酬:答謝,酬答,這裡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被貶後,遷徙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裡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曆二年(826)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é)。懷舊:懷念故友。
吟:吟唱。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於是作《思舊賦》。 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舊居,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到達。
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沉舟:這是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
側畔:旁邊。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長(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長:增長,振作。
【賞析】
永貞元年(805)九月,詩人因政治革新失敗而被貶出京,先後在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任職。自首次被貶出京到此次應召回京,詩人謫居在外已有二十三年了。因此說「二十三年棄置身」,「棄置」固然有些哀怨,倒也坦直有力。
「聞笛賦」出典於晉人向秀的《思舊賦》。向秀的好友嵇康、呂安被政治迫害致死後,向秀路經他們的故居,此時鄰人的笛聲寥亮,讓他想起了當年三人共同灌園彈琴的美好歲月,極為感傷,遂寫此賦紀念。永貞革新失敗後,和劉禹錫一起被貶的柳宗元等人都已紛紛謝世,詩人只能「懷舊空吟聞笛賦」。典故中蘊藏著對亡友繾綣悲涼的懷念,含蓄沉痛,耐人尋味。「爛柯人」一語出典於《述異志》,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兩童子下棋,觀棋至終,方覺手中斧柄已爛。回到家鄉,才知已過百年,同輩人皆已亡故。詩人以王質自比,表達離京太久,回來後恍如隔世的慨嘆。
頸聯以「沉舟」「病樹」自喻,雖有自感衰淪、自嘆落伍之意,但「千帆過」「萬木春」展示了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寄寓了新陳代謝的思想和積極面對困厄的襟懷。經歷二十三年的貶謫,詩人仍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永葆勁直的情操,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