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降碳技術中心(高電價迫使歐洲放棄減碳)
2023-04-18 09:08:51 1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不得不面臨的難題。隨著今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出現,不僅乾旱、山火、洪災等災難輪番襲來,全球能源供應形勢也開始出現危機。
整個歐洲的天然氣、電力價格開始暴漲。數據顯示,歐洲基準天然氣價格在過去12個月飆升了550%,電價更是一年之內暴漲了10倍。
一周時間,德國的電價瘋狂上漲了70%,每兆瓦時的價格達到了995歐元,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每度電7元以上。
當下的歐洲居民,面臨名副其實的「水深火熱」。價格高昂的帳單,讓歐洲人面臨洗澡和吃飯的二選一難題。一家歐洲咖啡館,僅僅開門兩個月,就支付了1萬歐元的能源帳單,讓老闆直呼「上帝」。
英國超過30多家能源零售商倒閉,酒吧、咖啡館紛紛停業,德國作為歐洲的老大哥,更是迎來了一大波工廠的關門潮。
為了應對能源危機,德國、日本開始走上老路。德國最的煤炭發電廠被重啟,每小時消耗燃煤超過260噸,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不是德國人目前關心的問題。日本為了緩解能源危機,甚至重啟了之前的17座核電站,再次走上核電的老路。
這種情況下,中國在減碳上的舉動,就成為了外媒關注的重點。只是讓外媒沒想到的是,中國減碳不僅沒有減少力度,而且決心還越來越大。
中國在40年內實現碳排放為零的目標,被華爾街日報稱為「這是其他任何國家從沒有嘗試過的規模和速度」。美國科學日報表示,中國城市正在引領全球減碳之路。澳媒則是直接點讚,稱中國為世界減碳做出了重要貢獻。
比如說,在至關重要的光伏產業上,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大國,而且就連美國的光伏產業也有超過一半是從中國進口。
除了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的企業也開始行動。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企業,相繼交出自己的ESG報告「成績單」。阿里一年減碳62萬噸,京東一年開出28億張電子發票,相當於少砍伐了31萬棵成年樹木。
唯品會將減碳寫入財報和未來發展計劃,對物流環節進行大力改革。根據唯品會ESG報告顯示,一年時間,唯品會減少了237噸塑料的使用,節約了64萬個紙箱,將可回收塑料包裝的利用率提高到了100%。
從光伏產業到電商企業,一場全國性的減碳運動已經在中國拉開了帷幕,中國正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