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加工廠全過程(富二代接手家族豆油廠)
2023-04-18 20:34:18 1
疫情對海外餐飲業的衝擊尚未結束,2020年6月,著名連鎖中餐廳鼎泰豐宣布其在美國的創始店停業;上周,澳洲鼎泰豐也宣布破產。不過相較海外,國內鼎泰豐依然運營良好。
這家以小籠包風靡海內外的中餐廳創辦於1972年,在各地開設分店,1993年被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接待過如李安、成龍、周星馳、蘇菲瑪索等眾多知名人物。
但相比鼎泰豐的名氣,其背後的運營者——臺灣大成長城集團卻略顯低調,但這個從榨油起步、擁有60年歷史的家族企業,早已成為一家順利傳承兩代人、擁有100多家子公司的跨國集團。
1948年,集團創始人韓浩然舉家從大連遷往臺灣。1957年,韓浩然創辦壓榨豆油的加工廠「泰東農產加工公司」。創業維艱,但擁有一代創業人努力和拼搏特質的韓浩然凡事親力親為,生意步入正軌,並在1961年標購「長城麵粉公司」。為有效利用榨油產出的豆渣,韓浩然增設「飼料廠」,公司更名「大成農工企業」。為串聯生態產業鏈,他籌謀進軍養殖業,於是1972年「寶福農牧」成立。第二年關聯企業合併,「大成長城企業」成立,並於1978年在臺交所上市。此後,大成又與美國「漢堡王」、日本「宮產」等企業合作,更在中國香港及內地多城市投資、逐步邁向多元化業務。
在完成事業奠基後,創始人逐步將企業的運營管理交於家族二代。韓浩然夫妻育有四子二女,其中四兄弟老大韓家宇、老二韓家宸、老三韓家寰、老四韓家寅於上世紀90年代先後進入家族企業,被稱為「大成四雄」。
到2000年前後,在四兄弟帶領下,大成集團開始了家族企業群模式,先後設立了「基本農畜群」、「餐飲服務群」、「東南亞事業群」等,其中「東南亞事業群」旗下的「大成食品」在老三韓家寰的帶領下,成功於2007年登陸港交所,不僅是肯德基等品牌的供應商,也是中國最大的雞肉加工商,韓家寰也被為「肯德基背後的養雞人」。
回首步入家族企業的過程,韓家寰曾坦言最初他並不想接班。在他看來,家族企業貼滿了「暴發戶」、「親戚勾心鬥角」、「從不做決策」的標籤。但後來因感受到父親在工作中的低調、樸實及誠懇,了解到父親創業的艱辛和努力,韓家寰改變了看法,他發現了自己對家族、家族對企業以及企業對社會的責任。
於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因父親替朋友的公司擔保導致集團不得不償還巨額債務、面臨破產危機時,韓家寰決定與兄弟一起精簡部門、升級管理模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在集團成為臺灣第一大飼料企業後,他又出任「大成食品」總裁,開啟了內陸市場的業務發展。目前,除四兄弟外,韓家寰之子韓芳祖也任職於大成食品,家族第三代逐步登臺。
大成集團從專注榨油到產飼料、養殖、發展多元化業務再逐步延伸至打造集團企業群,前期生態產業鏈的創業模式降低了邊際成本,盈利模式清晰,為後期的海內外版圖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事業群的垂直管理模式,除了便於緊跟市場變化、高效決策和布局,同時也便於規劃、布局家族成員的接班傳承。
韓氏家族秉承中國傳統的「分工分業不分家」的共治模式,企業傳承更是家族文化和企業責任的傳承,四兄弟貴在能共同維護家族利益、分力發展不同事業版圖、合力打造家族企業。也正如《家族企業》雜誌專欄作者所寫:「家族傳承傳的不僅是財富、文化和精神,更是責任與愛。傳承人的意志能夠得到徹底、持續和忠誠的貫徹執行,這才是成功的家族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