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開機廣告一直都在怎麼去除(電視開機廣告太煩人)
2023-04-18 04:34:12
做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假如你花5000元買了一臺某品牌電視機,然後為了去除廣告先購買了VIP會員資格,但當你興致勃勃打開電視時,卻發現開機廣告沒完沒了。更糟糕的是,這一現象每天都將與你相伴。如果將被迫觀看廣告的時間折算成錢,一寸光陰一寸金,你一年下來等於向電視廠商交了多少錢?
對於電視開機廣告泛濫、時間過長等現象,消費者不滿已久,如今,終於有機構代我們對此說「不」。10日,江蘇省消保委結合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消費調查情況,依法約談海信、創維、夏普、長虹、小米、海爾、樂視7家電視企業,並提出履行售前告知開機廣告、提供廣告一鍵關閉功能等整改要求。
今年7月,江蘇省消保委調查收集的15858份有效線上問卷顯示,96.4%的消費者告知家中智能電視存在開機廣告,50.16%的消費者告知開機廣告無法中途關閉,90.66%的消費者認為有必要對開機廣告進行整改。這一組數據充分說明,如今普遍被消費者接受的智能電視,在開機廣告上有多麼「不智能」——明知道未經消費者同意就強行植入廣告多麼令人反感,無法中途關閉等於剝奪了消費者不受打擾的選擇權,也清楚這一行為已經明顯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但智能電視廠商依然堅持如此,無非是開機廣告所帶來的收益不菲,而消費者作為一個個體很難與廠商對等博弈。
所幸的是,江蘇省消保委此次站出來代廣大消費者維權,也讓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所在。
消保委作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監督的社會組織,擁有法律賦予的多項權利,其中包括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代消費者提起公益訴訟。江蘇省消保委明確表示,上述7家電視企業需在10個工作日內提交書面整改方案,對於不予配合、不予整改的企業,不排除運用公益訴訟等法律手段,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這些都是充分運用法律賦予權利的體現。
消費者個體維權成本較高,時間長,限於專業能力,在舉證、當庭訴訟等方面也存在難度。而消保委則更具組織化、專業化的資源和能力,可以在充分了解消費者維權痛點的基礎上,通過公益訴訟實現消費者集體維權,其影響力也更大,最終產生的正向效果更佳。
也因此,期待各地消保委都能如江蘇省消保委一樣,對電視開機廣告中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果斷叫停,積極利用法律的武器監督電視廠商。
此外,法律還賦予了消保委更大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消費者協會(也即現在的消保委)履行多項公益性職責,如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這也就意味著,消保委不僅可以在包括電視開機廣告之類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發生後,對廠商進行約談,採取公益訴訟等手段,還能通過對立法、執法層面的積極參與,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權益保障的相關法律和舉措,比如針對過往相關法規處罰力度偏輕,推動處罰「下限」和「上限」的提升。此外,消保委還可與執法部門形成監督合力,在日常管理中加大對於此類現象的聯合整治,從而徹底治理電視開機廣告的「牛皮癬」現象。
面對泛濫的電視開機廣告,消費者權利不能總「死機」,江蘇省消保委的積極作為顯然開了個好頭。在其它民生領域,也期待各地消保委主動履行職責,為消費者伸張正義。
(來源:荔枝銳評微信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