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紀實平凡小事匯聚起戰疫力量(嘉興戰疫一線觀察)
2023-04-18 09:00:05 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攀
4月15日下午,嘉興市就「惠企紓困幫扶」主題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今年一季度,全市政策直達資金達46億元,列全省第一。今後,經信、財政、金融、稅務等部門將盡最大努力出臺企業幫扶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更大力度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
企業穩,就業才會穩、社會才會穩,這個道理不言而喻。因此,大力關心支持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對黨委政府部門來說向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只不過,如何把重要的事情給辦好辦實,頗費思量,尤其是近兩年惠企紓困的政策已經出臺很多,如何力度更大、效果更優,殊為不易。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嘉興這輪疫情持續時間較長,眾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勢必會在生產、經營等多方面遭遇一些新情況新挑戰。現在,黨委政府部門及時出手,釋放惠企紓困的信息,很有必要,也很及時,有利于堅定市場信心。
事實上,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嘉興市委近來不斷強調的。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在多次調研中都關注企業發展。日前,他在海鹽調研時就強調,各級政府部門要主動下沉生產一線,用心用情服務企業,把惠企政策快速落實到位,解決企業當前遇到的物流不暢等急難問題,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化危為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為企業紓困解難,關鍵是黨委政府部門要用足政策工具,既要吃透已有的政策,也要繼續出臺優惠政策,盡力打開政策空間,既要拿出真心實意,也要拿出真金白銀。為此,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要儘量注重靠前發力,打好提前量。面對複雜局面和多重挑戰,早謀劃、早布局方能佔據主動。二要儘量注重精準發力,針對企業反映的產業鏈聯動難、物流運輸難、保外貿訂單難等緊迫現實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幫到關鍵處、幫在緊要時。
這幾天,正值嘉興地蒲上市時節,不少農戶存在銷售、運輸等難題。為了切實減輕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資金壓力,幫助拓展銷售渠道,4月14日,嘉興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省農信聯社嘉興辦事處推出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紓困發展「八項舉措」,其中單列疫情防控專項信貸資金20億元。把政策給足,把資金準備到位,相關部門的舉動不可謂不迅速,充分彰顯出前瞻意識、大局意識。
不過,要讓企業從知道政策到切身感受到政策效應,還需要黨委政府部門抓好政策的落地實施,儘早儘快見效。一方面,要做好宣傳推廣,讓廣大企業理解政策,另一方面,要深入走訪,推動工作下沉、服務上門,梳理摸排中小企業的困難和需求,尤其是要暢通政策實施的「最後一公裡」,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根據新問題採取新舉措。
對企業來說,除了充分利用好政策,密切關注,積極申報,也要堅持聚焦主業,善於化危為機。越是困難時,就越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敢於打破常規思維,實現跨越式發展。4月15日,海鹽縣七豐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雲上市」,成為嘉興市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令人振奮。疫情之下,保持耐心和定力,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樣會有收穫。
留住青山就會青山常在,放水養魚方能水大魚大。政策給力、企業奮力,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機活力就會不斷迸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