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補習班十大細思極恐(銀河補習班熱映)
2023-04-18 12:40:23 1
在電影裡,鄧超飾演的馬皓文原本是一個前途光明的工程設計師,因為替單位「背鍋」入獄,而缺失了兒子馬飛7年成長的時光。
再次相見時,兒子是一個被教導主任視為「再怎麼洗也成不了鑽石的煤球」,責令其退學。
馬皓文用他獨特的方式引導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孩子成長,這正好與教導主任所重視的「唯升學率觀念」相反。
兩種不同的教育觀念,製造了影片最主要的戲劇衝突,從而也引發廣大觀眾探討一個很有價值的主題:
對孩子而言,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在電影裡,馬飛的班主任來家訪,對馬皓文靈魂拷問:
「別的孩子寫作業到11點,你還有時間讓馬飛玩電腦?如果不反覆預習和複習,怎麼能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馬皓文用一個饅頭的比喻反問班主任:一個已經蒸熟的饅頭,把它反覆蒸,它就比新蒸出的饅頭好吃嗎?
「學而時習之」,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學生通過不斷練習、背誦使自己終生不忘,這是自古以來備受推崇的學習方法。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時說過:
通過反覆學習來增加對所謂的知識點的掌握。
我經常稱其為「灌滿一桶水」,但我認為真正的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我們來看看電影中馬皓文是如何用四大「金句」,「點燃一把火」的:
01
你自己的事,永遠不用問我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馬飛躺在床上,看到爸爸在工作,問:「那我也可以不睡覺嗎?」
馬皓文知道兒子的小心思,他沒有拒絕,也沒有命令和說教,而是說了一句:「你自己的事情,永遠不用問我。」
就接著工作了,馬飛獲得了意料之外的自由,但看看爸爸,也拿起教材認真翻看起來。
有多少家長能分清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又能把孩子自己的事還給孩子呢?
相反,大多數家長喜歡通過說教、命令與懲罰等方式去幹涉與控制孩子的生活。
這樣的結果是,孩子失去了做事情的主動性與對自己能力的信任,還會故意跟家長對著幹。
記得有一次,我催11歲的兒子去寫作業。
他本來已經站起身,突然又坐下,說了一句讓我啞口無言的話:「我本來已經打算去的,你一說,我現在不去了!」
行大於言,就像馬皓文一樣,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影響孩子,比說一百遍更有效。
孩子的成就感,不是來源於我聽從了家長的命令,而是我自己做出並執行了負責任的決定,這是一個人內心力量的開始。
02
不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馬飛從小就被老師說成「缺根弦」,連他媽媽也一直說「他本來就很笨。」
教導主任更是屢次強調:「煤球再怎麼洗,也成不了鑽石。」
因此,馬飛也認定自己是個「會把爸爸蠢哭」的孩子。
唯有馬皓文很堅定地告訴他:「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這句話就像一束光,照進了馬飛長期被否定與打擊下的黑暗生活中。
他的眼睛裡開始有了光,學習的動力與內心的力量開始恢復。
我們身邊有太多孩子,就是毀在父母以及教育者不負責任的語言暴力中,他們被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籤。
久而久之,這些標籤就內化到心裡,讓他們相信,自己真的就如別人說的那樣不好。
一個越不可愛的孩子,往往是一個越需要愛的孩子。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肯定、被鼓勵,而且再糟糕的情況下,也有值得鼓勵的地方。
就像馬皓文在馬飛考了63分的情況下,興奮地說:「這麼短的時間,你就從全班倒數第一名到了倒數第五名,我就說了,你是天才!」
他看向馬飛的眼神,也是閃閃發光的崇拜感,讓馬飛懷疑自己就是少年霍金。
馬皓文說,他帶馬飛上的,是最好的「銀河補習班」,讓孩子感覺自己獨一無二,這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鼓勵。
健康的鼓勵,會建立孩子的內在評價系統,別人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看待自己,這是一個人內心力量的源泉!
03
保持腦子一直想,一直轉
在影片中,有一個場景特別觸動我,馬皓文站在堤壩上,面對兇猛的洪水,不顧一切地用喇叭對不確定是否活著的兒子喊:
「看看你的周圍有什麼!想辦法,動你的腦子,你能出來,你能出來!」
「保持腦子一直想,一直轉,你就能想到辦法!」這是馬皓文常常對馬飛說的一句話。
這句話在關鍵時候救了馬飛一命,他用門板和床單做了一個木筏,讓自己從被洪水所困的屋子裡逃了出來。
如何製作一個木筏不是任何教科書裡的知識,但這確實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有可能想到的。
灌輸式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得高分,會考試,當問題發生時,不知道怎麼辦,「高分低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掌握學習技巧,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這才是一個讓孩子受益終生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