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泗涇周邊有什麼好玩的(松江人文大辭典精選泗涇鎮)
2023-04-18 02:46:54 2
泗涇鎮因通波涇、外波涇、洞涇、張涇四條河流匯集於泗涇塘,故名。位於松江區東北部,東與九亭鎮毗連,南與新橋、洞涇兩鎮接壤,西與佘山鎮為鄰,北與九裡亭街道、青浦區交界。
唐天寶十載(751年)屬華亭縣。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屬婁縣集賢鄉三十八保。1912年,華亭縣、婁縣合併為華亭縣,1914年改松江縣,屬松江縣。1949年8月建泗涇區,轄八鄉一鎮。1957年7月撤區並鄉,泗涇鎮為縣屬鎮,八鄉合併建泗聯鄉。1958年9月建東方(後改泗聯)人民公社。1978年3月,泗聯人民公社析建為九亭、泗聯、洞涇3個人民公社。1984年4月,泗聯人民公社改泗聯鄉。1991年4月撤銷原泗涇鎮、泗聯鄉,建立新的泗涇鎮,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號。
泗涇鎮歷來為松江北部工商業重鎮,2004年被國家七部委列為上海市14個重點鎮之一,次年,泗涇下塘被列為上海市郊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曾獲全國計劃生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千強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鎮、上海市一級衛生鎮、上海市文明鎮、上海市雙擁模範鎮、上海市平安社區等稱號。
2019年,泗涇鎮轄區內戶籍人口5萬,常住人口21萬,總面積23.48平方千米。有市、區、鎮、村級河道70條(段),主要河道有澱浦河、泗涇塘、北泖涇、洞涇港、通波塘、三涇河等,均可通航,航線通達上海市區、浙江等地。嘉松、嘉金、滬松等公路過境,軌道交通9號線設泗涇站,公交線路四通八達,村村通公交。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20世紀90年代建有泗涇都市農藝園和鎮、村級農場。1992年後,耕地面積銳減,2019年僅存200餘公頃。明代起為重要的糧食集散地。清末民初,米行、米廠、釀造、竹木四大行業是維繫全鎮經濟的支柱。80年代起,工業發展迅猛,工業企業集中在東部工業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有新型建材、汽配、食品、油墨、機電、專用鑽頭、電子產品等工業行業。2016年後融入G60科創走廊,建設科創新鎮,形成智慧安防、智能製造、智聯元件三大產業集群核心。
21世紀起保護開發利用古鎮,修繕古建築,挖掘與傳承其文化內涵,推出一批文化項目。堅持土地綠化、環境美化、產業優化,推動生態美鎮建設。鎮內建有首批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區,交通、醫療衛生、教育等配套資源同步建成。全鎮有23所學校、2所醫院,有4個標準化菜場,有古鎮戲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有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鑼鼓藝術「十錦細鑼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皮影戲」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物保護建築48處,有保護價值的歷史建築29處。福連橋、安方塔、史量才故居、馬相伯故居、馬家廳等知名。土特產有三星豆腐乾、阿六湯圓等,廣利粽子2006年被評為上海名點。
編輯:楊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