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年輕時候的故事(重返馬克思生活的)
2023-04-18 11:54:34 1
「對於當今的很多人,特別是『90後』們來說,馬克思其實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書香潤心靈 啟航新徵程」市經信系統工會2022年職工讀書系列活動的首場主題講堂上,《馬克思的20個瞬間》一書的作者、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復旦大學博士肖鵬以「最熟悉的陌生人」為題,帶領人們回到馬克思生活和思想的「現場」。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他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鬥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為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戰鬥的一生。」
馬克思在「80後」眼中,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肖鵬首先從自己接觸馬克思的經歷出發,講述了他從不了解馬克思到走上深度學習馬克思道路的過程。
「馬克思,不是教科書上的一個符號,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充滿故事的男同學。」肖鵬以時間為線索,詳細介紹了馬克思的生平:從出生到初心大志、大學生活、新世界觀、不朽宣言......馬克思出生到今天的20個具有代表性的瞬間被提煉出來,形成了清晰又有趣味的馬克思生平路線圖。講到1849年,馬克思流亡倫敦,「那年他31歲,遭遇了第一個中年危機,大城市生活不易,首先是房價太高......」貼近生活的講述,讓大家聽得很是入神。
「作為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80後青年教師與學者,我們深知馬克思的魅力並不僅僅是『掛在牆上,高高在上』,他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肖鵬說,從枯燥的政治課本中走出來,馬克思更像是拍著我們的肩膀跟我們稱兄道弟、可以信任的大朋友,他平易近人的一面,他的精神力量,可以給普通人,尤其是當代青年一股力量,讓大家相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馬克思能幫助我。
「這是一個很好地了解馬克思的契機。讀了《馬克思的20個瞬間》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馬克思在青年時期一步步的思想發展和選擇,他的獨立思考、對於人類命運的關切,其實對於我們今天的青年人來說,仍然具有非凡的啟發。」來自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的孫紅偉在聽完講座後表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書和黨課新潮有趣,能引發共鳴,讓人看到飽滿的馬克思本人和馬克思主義。
據介紹,市經信系統工會2022年職工讀書系列活動將緊扣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一主線,以提高系統職工群眾的人文素養和技能水平為目標,深入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在閱讀內容、閱讀服務、閱讀示範、閱讀推廣四方面著力,不斷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培養「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習慣。
作者:李婷
編輯: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