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社戲全文(社戲魯迅那些年)
2023-05-04 16:28:46 1
戳音頻,讓全國最好的聲音帶你穿越回到少年時
初中《語文》第二冊 2001年版
作者簡介
魯迅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社戲》寫於1922年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同年12月《小說月刊》第13卷12號,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篇小說以作者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我」20年來三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京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鄉村看社戲。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創作《社戲》時,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小說《社戲》。
想重溫童年時光嗎?
每周一到周五晚八點一起聽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讓全中國最好的聲音
演繹那些曾伴你成長的課文
與你一起入眠吧~
想聽更多課文?
直接戳文末「閱讀原文」,或進入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欄「讀課文」。
全新目錄,所有精彩內容一覽無餘
聲明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系列朗誦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製,禁止用於商業用途。轉載須完整轉載,並署名來自「中國之聲(zgzs001)微信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聽更多精彩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