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補檔高顏值韓劇你看了嗎(又玩時間線混剪)
2023-05-05 04:58:54
文/斯嘉麗
三四月最火的兩部韓國懸疑劇自然是李昇基的《窺探》和申河均的《怪物》。
這兩部劇的編劇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各種時間線插敘的手法,將觀眾的邏輯耍得團團轉,引發了一大波人對猜測劇情真相的興趣。這個手法,被上周首播的《至上之法》的編劇完美複製了。
緊跟韓國本土懸疑新風向
上周首播兩集,每一集都出現了不止一次的時間線插敘,在劇本陌生化的程度上直追《怪物》,但是又沒到《窺探》完全打亂的地步,觀劇難度沒有《窺探》和《怪物》那麼高,可以說極度緩解了觀眾們因《窺探》猜兇手過程中產生的挫敗感。
其實美劇《逍遙法外》也在劇情結構上使用了插敘,打亂了時間線。但是它是用一條始終存在的主線,和每集的案件混剪,最終時間線到達主線的案件,然後交匯,在最初製造懸念的吊胃口的同時,到結尾給你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是一種成熟的吊胃口方式。
《至上之法》拋棄了這個做法而選了《窺探》和《怪物》式的手法,大概也是緊跟懸疑劇的最新潮流吧。
製作和主演團隊
這部劇的導演最近一部的片子是豆瓣9分的耀眼。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兩位男主非常圈粉。主演過《白色巨塔》金明民,可以圈住對演技有要求的朋友,而去年《九尾狐 》裡必殺技邪魅一笑的弟弟 金汎,簡直是顏狗們的福利。女主柳蕙英曾主演過韓劇經典《請回答1988》,還有在《甜蜜家園》裡出演過的顏值天花板高允貞小姐姐。
一種賞心悅目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且,我幫大家看過了一二集,絕對不是《西西弗斯》那種浪費主演的劇情和節奏,放心入坑。
復盤:時間線梳理
終於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內容了。因為第一二集把時間線打亂了,這裡為大家按時間線復盤一二集的劇情。
2008年
性侵幼女的李滿浩在犯案現場被一個學生發現,他追逐學生之時,學生被當時的徐炳柱檢察長開車路過撞了後,車輛肇事逃逸的同時,李滿浩看到了全過程,以及車牌。
同年,李滿浩被抓,負責的檢查官是楊宗勳,檢察長是徐炳柱。
當時,李滿浩主張,他犯下的罪行是因為喝酒誤事,事後全部忘記了。
又在內涵素媛案了。自從素媛案原型出獄以後,韓國懸疑片的編劇齊心協力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這個罪犯還會再犯的可能。韓國編劇對這種大案要案社會問題的發聲確實值得尊敬。
說回劇情,所以問題來了。如果李滿浩主張自己當晚喝酒忘記了,那麼他如果承認自己記得車牌,之前的喝酒誤事就是撒謊。但是如果李滿浩能說出車牌,配合檢察院作證,也有換來求情的可能。
但是,李滿浩看到的車牌是檢察長的。事實就扭轉了,變成幫檢察長隱瞞,才能減刑。但是前提就是,檢察長知道李滿浩其實沒喝多,他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犧牲了被傷害的小女孩的利益。
最終,李滿浩與檢察長達成了某種默契,重罪輕判了。
當時的擔當法官金恩淑對判決年限很憤怒,被迫脫下法官袍,背後的手,是檢察長徐炳柱。但是,她也促使法律修改某些條款,在某種情況下,法官可以不被量刑限制,酌情考慮。
2017年
檢察長徐炳柱因為收到好朋友贈與的價值幾十億的土地,被告上法庭。
擔當檢查官是楊宗勳。他曾在李滿浩案件中懷疑檢察長與李滿浩內部交易。
此案不但最後徐炳柱被判無罪,而且導致楊宗勳被撤職。
2020年3月
楊宗勳和金恩淑已經是韓國大學法學院教授。
李滿浩出獄後,去了韓國大學,刺激到了懷孕的金恩淑,導致她早產。
徐炳柱將被贈與的土地售賣所得捐贈給韓國大學,以此交換到在韓國大學任職的機會。
在徐炳柱的設計下,法學院建造了韓國第一個給學生練習實戰的模擬法庭。
同時,檢察長為了讓李滿浩封口,在李滿浩出獄後,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司機。
在徐炳柱要來學校任教時,在法學院讀書的,他的侄子韓俊輝認為這是內部交易,在公告欄貼出籤名號召,反對學校決定,被學院表示要起訴。
其實是法學院院長和楊宗勳聯合演的一齣戲,想要保住韓俊輝。最終模擬辯論成功,韓俊輝無事。
2020年10月
楊宗勳收到拍到當年檢察長徐炳柱肇事逃逸的視頻。
徐炳柱在自己捐贈的錢建造的法學院被殺。
楊宗勳成為嫌疑人。
我們終於來到了電視劇時間線的開頭,也就是第一集。
開始猜吧,兇手是誰的遊戲,開始了!
在被抓為嫌疑人之後,楊宗勳選擇沉默。其實目的是引導警方發現他送給警方的證據:徐炳柱前檢察長多年前肇事逃逸的證據視頻和照片,已實現他心目中的正義。在警察眼裡,他的殺人動機就更明顯了。
在警方帶他去重演犯罪現場時,他發現了新的指向韓俊輝的證據。這裡真的不得不說,楊宗勳的策略是正確的。如果靠警察,什麼案件都堅決不了。來了現場無數次的警察沒有發現證據,楊宗勳帶著手銬到現場走一圈就發現了新證據。看來這部劇裡,警察是無能的反襯者。
那麼,韓俊勳是兇手嗎?且看本周更新。按照目前的節奏來看,大機率是每集都會拋出新的嫌疑人,然後又排除。如果是參考《逍遙法外》的節奏,那就是全員惡人。四個精英學生合作幹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2021/4/22 於香港
關注神似艾美獎美劇《逍遙法外》,韓劇《至上之法》又掀推理熱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