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鴻發生蠔倉庫(港區大蠔大量死亡)
2023-05-13 13:40:30
近日,廣西欽州市欽州港區三墩海域的大蠔養殖戶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9月初,該海域內400多張蠔排的500萬串大蠔幾乎全部死亡,近200家養殖戶受損,經濟損失約在5000萬元以上。
此外,多名當地養殖戶也表示,大蠔大規模死亡,損失慘重。
養殖戶懷疑大蠔大規模死亡是養殖海域附近的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入海排汙管道洩漏、汙染海域造成的。養殖戶還提供了一份當地環保部門今年8月份發現金桂紙廠洩漏點致魚類死亡的報告文件,但文件顯示,8月20日,洩漏點的堵漏修復工作已完成。
9月25日,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宣傳部一名陸姓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經初步調查,未發現企業有偷排汙水情況。「大蠔死因仍在調查中,最終調查結果有待貝類檢測數據公布後才能揭曉。」
另據廣西媒體《南國早報》報導,經專家調查,初步發現這片海域有裸甲藻大量繁殖。在9月5日至7日,裸甲藻大量死亡,可能產生毒素,大蠔的死亡或許與此有關。
大蠔大規模死亡,養殖戶疑是造紙企業管道洩漏所致
近日,在欽州港三墩海域內海灣養殖大蠔的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約在9月6日、7日,三墩海域內一萬多畝海域變成黑褐色,不久他發現400多張蠔排的500萬串大蠔幾乎全部死亡,近200家養殖戶受損。李先生表示,綜合今年及去年的大蠔市場價格,經濟損失在5000萬元以上。
另一名養殖戶王先生也向澎湃新聞表示,自家30多張蠔排中已有60%的大蠔死亡,「就我這一家,初步估計損失1000多萬,有的(養殖戶)顆粒無收」。
養殖戶蔣先生說,原本這個月大蠔可以上市,但現在大規模死亡,損失慘重。
養殖戶懷疑,養殖海域附近的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排汙入海的管道洩漏,汙染海域造成大蠔死亡。
李先生表示,在大蠔死亡事發前,金桂紙廠已發現排海管道洩漏點,並導致養殖魚死亡,因此他懷疑大蠔死亡同樣與金桂紙廠排海管道洩漏有關。
據李先生提供的一份欽州市環境保護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在8月27日下發的《關於反映欽州港保稅港區至三墩海域海水受汙染變深紅色造成部分養殖物死亡的調查處理情況報告》顯示,8月19日晚,該海域曾有養殖戶發現其養殖區的海水顏色一異常,並發現養殖網箱內有魚死亡,經調查發現,金桂紙廠在該海域排海管道有一處洩漏點。8月20日晚10點,洩漏點的堵漏修復工作已完成。
李先生提供的大蠔死亡事發後的海域照片顯示,海水呈黑褐色。
李先生對澎湃新聞說,事後養殖戶已向欽州港經開區管委會,欽州市環保局、海洋局、水產畜牧局等部門反映情況,上述部門在第二天曾來對海水和死亡大蠔進行取證拿回化驗,但調查的結果一直未出。
欽州港經開區管委會:企業未偷排汙水,大蠔死因仍待查明
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官網顯示,9月14日,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成立了事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調查三墩至欽州保稅港區海域大蠔死亡原因。
9月25日,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宣傳部一名陸姓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未發現企業有偷排汙水的情況,環保部門同時還調查了該企業7月到9月10日前共兩個月的所有在線監控數據,顯示企業排放的汙染物指標都低於國家控制排放標準。
此外,廣西媒體《南國早報》報導,事發海域處於港口航運區和工業與城鎮用海區,處於半封閉狀態,加上蠔排養殖密度增加,使得該海灣海水交換能力、自淨能力極差,海水富營養化,藻類容易繁殖。經專家調查,初步發現這片海域有裸甲藻大量繁殖。在9月5日至7日,裸甲藻大量死亡,可能產生毒素,大蠔的死亡或許與此有關。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該片海域養殖戶存在非法用海問題,他們沒有合格養殖的證明。這片海域屬於工業規劃區,養殖大蠔本存在很大風險。自2009年,相關部門便開始清除該海域中的蠔排,但養殖戶一直在「捉迷藏」,躲避清理行動。
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貝類檢測站正在分析大蠔死因。該名工作人員還說,此次大蠔死亡究竟與裸甲藻的毒素有關,還是排汙管道洩漏所致,最終結果要等檢測數據出來後才能知曉,屆時將「決不手軟,決不姑息,依法處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