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考點(2022年行測備考之言語理解)
2023-05-14 01:51:34 2
邏輯填空是省考中必考查題型,從下面的考情表中也可看出,其在40道言語題目中佔據「半壁江山」。同時,這類題型也常常成為很多考生的「痛點」,常常出現在幾個選項中糾結不確定;或是選的時候「自信滿滿」對答案的時候「灰頭土臉」的情況,這都源自於沒有掌握正確的做題「套路」。要知道邏輯填空題的文段作者並不是做題的你我,因此,做題時,絕不是把選項中的詞語代入語境看是否合乎我們的主觀思維,而是要站在客觀的維度上,從字裡行間去猜測文段的作者在此空中要表達什麼含義。怎麼去「摸透」作者的心思呢?今天,圖圖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做題小技巧。
在考題中,出題人常常會在文段中埋下「一桿秤」,看到這桿秤並做好平衡,也可助力邏輯填空題正確率的提升。
這桿秤的名稱叫做「語義程度」,語義程度是指一些含義相近的詞語在程度上有高低、輕重、強弱之分。比如「違反」和「違犯」,「違反」通常指的是不遵守、不符合規章制度等,語義較輕,我們常常說違反交通規則、校規等;「違犯」指的是觸犯,語義較重,常與刑法、黨紀等搭配。
在幾個選項從含義上都能照應到語境時,我們可以嘗試思考下它們是否存在程度上的差別,若有,回顧語境,根據語境來確定應使用何種語義程度的詞語,即平衡好「語境」與「選項」這杆語義程度「秤的兩端」。比如下面這個文段:
我國高校每年有數萬項科研成果通過驗收,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首創」「國際領先」或者「填補了國內空白」。遺憾的是,這些成果中只有極少一部分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實驗室和書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廣________。
A.步履維艱B.寸步難行
根據文段中對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廣情況的描述「這些成果中只有極少一部分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所以B項「寸步難行」意思是連一步都難以進行,比喻處境艱難,活動不得,放在這裡語義程度過重了;而A項「步履維艱」,指行走十分困難,行動不方便,但還能走,符合語境中還有極少研究成果能推廣的語義程度。故選擇A項。
此外,語義程度這一點還會結合遞進關聯詞在邏輯填空題中考察。若橫線前後有遞進關聯詞,要在語義一致的基礎上保證語義程度「前輕後重」。比如下面的文段:
從社會學的眼光看,重複博弈的結果之一可能是博弈雙方由陌生人變為熟人,甚至成為________,並發展出超越當下經濟互動關係之外的其他社會關係。
A.朋友B.搭檔
橫線前有遞進詞「甚至」,因此橫線處填的詞語要比「熟人」的關係更近一步,所以要選A項「朋友」,而不是B項「搭檔」,即互相協作的人。
最後,要想做好邏輯填空題,除了語義程度這個小技巧外,還有其他的小技巧也同樣重要,各位小夥伴在備考的時候一定要系統全面的進行學習,結合知識點解題方能事半功倍!